如果你电脑里装着鲁大师来检测硬件或跑分,那可得留神了,建议赶紧卸掉,或者在看到本文的第一时间去周鸿祎微博看一眼~

11月11日,火绒安全实验室发布了一篇逻辑严谨、证据详实重磅文章,揭开了以鲁大师为首的一批软件公司,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们的电脑变成他们的提款机的。这套玩法又被称之为捉迷藏式收割,今天咱们就来八卦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 表面是大师,背地里在干啥?
鲁大师这款软件久负盛名,给人的感觉是个挺专业的工具,很多新手买了电脑都喜欢用它跑个分炫耀下。
但根据火绒的报告,别看这家伙表面看起来浓眉大眼的,背地里可忙活了,背着人时偷偷干了不少私活儿:
- 弹窗轰炸,强推游戏和软件: 你可能遇到过电脑无缘无故弹出传奇类网页游戏的广告,或者莫名其妙被安装上一些你根本没下载过的软件。这很可能就是鲁大师在悄悄干活。
- 截胡你的网购订单: 当你在京东等电商平台购物时,鲁大师会偷偷修改商品链接,在里面加上它的推荐码。这样,你成功下单后,平台给的佣金就流进了它的口袋,而你自己却完全蒙在鼓里。
- 绑架你的浏览器: 它会往你的浏览器里塞一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插件,然后暗中修改你的搜索结果,或者把你引导到一些有利可图的网站上去。
简单说,它一边当着帮你维护电脑的大师,一边却在偷偷利用你的电脑流量和操作来赚钱。

二、 最绝的一招:跟你玩高科技捉迷藏,精细到离谱
为啥这些行为我们平时很难察觉?这就是他们手段高明(或者说鸡贼)的地方了。
这些软件有一套极其精细的检测系统,24小时扫描你的电脑,目的不是保护你,而是为了精准地只坑不懂的人,逮着一只羊狠薅。

第一关:身份识别——看你是不是同行或高手?
-
- 检测专业软件:只要你电脑上装了常用的杀毒软件,以及程序员、安全专家常用的软件,比如代码编辑器(Visual Studio)、反编译工具(IDA),甚至网络抓包工具(Fiddler),它立马就怂了,判定你是业内人士,所有推广行为自动停止。

-
- 检测虚拟机: 很多技术人员会在虚拟机里测试软件,它也能识别出来,一旦发现是虚拟机环境,也立刻装死。

-
- 检测IP地址: 它甚至会看你的网络地址。如果发现你人在北京(尤其是中关村这类科技公司扎堆的地方),它也会收敛很多,因为怕被同行和技术大牛发现。

第二关:行为分析——你是不是喜欢维权的用户?
- 这一关就更绝了。它会偷偷检查你的浏览器历史记录,看你是不是搜索或访问过这些关键词的网站:
-
- 维权平台: 比如12315、消费保等。
- 技术论坛: 比如吾爱破解、看雪等知名安全社区。
- 爆料社交平台: 比如微博、知乎。
-

- 最搞笑的来了:报告里提到一个特别有针对性的检测——它会专门检查你有没有访问过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的微博! 推测原因可能是,鲁大师早年与360关系密切,他们担心访问周鸿祎微博的用户可能对行业动态更了解,或者是360的忠实用户,属于高风险人群,必须避开。这个细节足以说明,这套系统的心思缜密到了什么程度。

- 如果你的历史记录里都是正常购物、看视频、玩游戏,它就会判定你是安全小白,可以放心收割。用户的历史记录中缺乏这些常规活动的痕迹,便会将其判定为非正常用户(例如处于安全分析环境中的用户、测试账号等),并停止推广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第三关:隐身技巧——让你抓不到现行
- 云端遥控: 这些推广功能以插件形式存在,像接收遥控指令一样,可以随时从云端下载下来执行,干完坏事儿就消失,让你想抓都抓不到。
- 全程加密: 它和服务器之间的所有通信都像用了密电码,全程加密,普通用户根本看不懂。
- 延迟触发: 有些推广行为会故意等你安装软件7天之后才启动,让你根本想不到是鲁大师搞的鬼。
说白了,这套系统精准地躲开了所有可能揭穿他们的人,只对最没有防备心的普通用户下手。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套路,让他们的行为极其隐蔽。
三、 背后是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这么复杂的操作,光靠鲁大师一家公司可完成不了。火绒的工程师们像侦探一样,通过查企业信息、搜代码记录、比对邮箱和域名,发现背后是一张由几十家公司织成的网。

比如,有一家叫天津杏仁桉的公司,它有一个关键的推广结算系统,巧合的是,这个系统只允许用鲁大师的企业邮箱(@ludashi.com)来注册登录。这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直接证明了它们正在同流合污。


还有,像小鸟壁纸等不少软件,虽然公司名字不同,法人也不同,但它们的内核代码和用来传输数据的服务器域名,都跟鲁大师这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软件表面上各干各的,背地里其实是同一个利益群体在运营,分工协作,共同从用户身上薅羊毛。
四、 对我们普通用户有什么影响?
和无伤大雅的弹窗小广告不同,此次火绒揭露出的鲁大师恶劣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体验和利益:
- 电脑变卡、弹窗烦人: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后台偷偷运行这些任务,肯定会拖慢系统。
- 隐私泄露风险: 它需要检测你的浏览器记录、电脑环境,才能决定是否对你推广,这本身就是一种隐私窥探。
- 沦为沉默的提款机: 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点击、浏览和消费行为,都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想想还是挺憋屈的——你提前跟我说,我可以让你赚,但你不能把我当日本人整不是?
五、 解决办法很简单
- 安装或更新专业的安全软件: 火绒安全软件的最新版本已经能够精准查杀这些推广模块。建议大家都用安全软件做一次全盘扫描。
- 从官方渠道下载软件: 就算不得不用鲁大师,那也建议尽量在软件的官方网站下载,避开那些捆绑了无数垃圾软件的下载站,根据火绒的调研报告,这样可以减少劫持行为。
- 定期检查: 偶尔打开电脑的任务管理器和浏览器插件列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认识的程序在运行或者不认识的插件,顺手清理掉。
总结一下, 此次曝光不仅揭示了流量劫持技术的升级,更警示用户需警惕“合法软件”背后的灰色操作。科技企业应以用户权益为本,而非通过捉迷藏式手段透支信任。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多一份警惕,多掌握一点信息,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生活不被绑架。
PS:本文只是对火绒的这篇檄文做了简要总结,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原文,特别精彩详细,堪称双11大瓜,6到飞起!
(参考来源:火绒安全“捉迷藏”式收割:撕开鲁大师为首系列企业流量劫持黑幕!-技术文章-火绒安全,2025-11-11)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