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县教育委员会出了个大事,一个51岁的男职员,在自己的单身宿舍里自尽了,后来查清楚,就是因为加班加得太狠,身体和心理都扛不住了。这事曝光后,县政府没办法,只能给家属道歉,还赔了差不多1亿日元和解金。但家属签协议的时候跟媒体说,“健康管理跟没有一样,太让人震惊了,以后我们得盯着他们改,别再出这种事”。

本来想觉得这职员的履历挺光鲜,毕竟在教委待了快三十年,他1996年就进来当数学老师,后来还升成副校长,再调到教育事务所当指导主事,2022年4月又调去天草教育事务所当管理主事。听着是越干越好,可谁知道,这新岗位一去,就进了“坑”里。
天草教育事务所是熊本县九个分支里的一个,按规矩,每个所的管理主事就只配1个人,理由是这岗位要管教职员的人事,涉及机密。可说实话,就一个人,要扛下辖区所有教职员的人事管理,还要处理一堆行政杂事,工作量根本扛不住。他刚调过去那个月,电脑记录的加班时间就有185小时。后来每个月也就休息一两天,加班基本都超100小时,这哪是加班,简直是把办公室当家了,连轴转着来。

加班红线早破了,健康警告没人听
更离谱的是,他不是没求救过,2022年10月和12月,他两度找企业指定的产业医面谈,12月22号那次,医生明确说“你这长时间干活,身体心理都累坏了,已经不舒服了,必须给你加人”。结果呢?这建议跟没说一样,县教委没人管。
年末年初本该歇几天,他也就12月30号到1月1号休息了三天,1月2号就立马回岗,就这样熬到1月9号,人就没了。一直到2024年3月,这事儿才被认定成“公务灾害”,也就是算工伤。家属找律师跟县政府闹,要求查清楚死因、道歉、赔钱,这才倒逼县教委在2025年3月出了份内部报告。

报告里倒没藏着掖着,直接说“自杀主要就是因为加班超了过劳死的红线”,还爆了个更吓人的料,死者自杀那年,熊本县所有教育事务所的管理主事,平均每个月加班都有104小时。最后报告也承认,“我们单位里早就养成了默许超时工作的坏风气,得好好反省”。
本来以为报告出来,好歹是个态度,可细想一下,从人没了到出报告,中间隔了两年多,这反省也太“迟”了。而且报告里说的“痛定思痛”,到底是真觉得自己错了,还是怕舆论闹大、怕再吃官司,谁也说不准。

1亿和解金换不回人,改革要等出人命?
2025年3月(大概是报告出来后没多久),死者55岁的妻子带着23岁的大女儿,去熊本县政府签了和解协议。她在记者会上情绪特别激动,说“知道我丈夫生前基本没人管他的健康,我又震惊又气。县教委是雇主,手里攥着职员的命,怎么能这么不上心”。
1亿日元看着不少,可一个家碎了,这点钱根本补不回来,家属也说,“这不代表问题解决了,以后我们得盯着,看他们到底改不改”。代理律师松丸正也看得明白,他说“这事儿不光是一线老师加班,连管人事的行政人员都逃不掉。而且两次找产业医,根本没起作用,这体制本身就有大问题”。

县教委后来也做了“补救”,2023年起给每个教育事务所的管理主事加了人手,说要减轻压力,可网友都在骂,“为啥非得等死人了才改?早干嘛去了”。说实话,这质疑没毛病。就像之前广岛县有个小学老师,也是因为月加班120小时自杀,之后才加了行政岗;东京都教委也是因为两个职员过劳住院,才搞了加班熔断机制。日本这职场改革,怎么总要靠“命案”推着走?
社交媒体上,日本网友更是炸了锅,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奉献精神’,拿命换工资,最后还被体制吞了”,还有人说“真正的怪物就是这体制”。其实想想,日本职场一直有“加班光荣”“听话就行”的风气,以前经济好的时候可能没人多想,可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这种风气早就该改了。

这事儿说到底,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一个在教育系统干了27年的老职员,从老师做到管理岗,最后因为加班没了命。1亿和解金、迟到的报告、事后加的人手,这些都像“补丁”,可体制里的“窟窿”,单岗压责、健康不管、加班成风,要是不真刀真枪地补,以后还会有下一个“他”。

如此看来,这起案件撕开的不只是熊本县教委的黑幕,更是整个日本职场的老问题,要想不再出现“命案换改革”的残酷现实,就得把“职员健康”真正当回事,而不是等出了事再道歉、赔钱、补人手。毕竟,再光鲜的岗位,也换不回一条鲜活的命。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