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曝光帖揭开星巴克月饼销售背后的潜规则,兼职大学生被迫垫钱购买近3000元月饼,只为完成公司分配的销售任务。
“被逼着垫了15盒,金额近3000元”,IP属地为湖南的星巴克兼职大学生网友的一则帖子,突然登上热搜。这位学生员工表示,垫钱购买卖不出去的月饼导致自己生活费紧张。
这并非孤例。在评论区,众多自称星巴克员工的网友纷纷诉说类似遭遇:月饼销售任务摊派、垫钱购买、完不成目标的惩罚措施,以及为了回血不得不低价转卖月饼的尴尬。
01 学生兼职的困境,垫钱买月饼的辛酸
帖子中的湖南大学生兼职人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IP属地为浙江的星巴克全职员工回应道:”目标25盒已经垫了5盒,已经一千多元了”。这些员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却面临着相同的压力。
月饼销售任务已经成为星巴克员工每年的”噩梦”。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都被分配了具体到盒数的销售指标,完不成的就要自掏腰包。
02 惩罚措施的现实,不给安排三薪班
为什么员工宁愿垫钱也不愿意拒绝?原因在于不完成任务的实质性惩罚。那位浙江员工透露:”没有完成不给安排三薪班”(全国节假日时按平常工作日薪资的三倍计算)。
除此之外,还有”要去路途遥远的景区门店支援,只能报销一半路费”的惩罚措施。这些经济上的处罚和变相惩罚,使得收入本就不高的员工们不得不屈服。
03 二手平台的狂欢,员工低价转卖月饼
走进二手交易平台,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卖家正在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星巴克月饼,且多名卖家自称星巴克员工。
一位IP属地为大连的卖家告诉记者,原价358元/盒(六块装)的月饼售价为175元/盒,468元/盒(八块装)的售价为248元/盒。”自己得贴一点,不贴钱是卖不出去的”,这成了员工们的无奈选择。
04 法律视角的分析,企业转嫁经营风险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兴剑对此事发表了专业观点:”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企业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违背了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
企业若在布置销售任务时要求未完成员工自行购买产品或垫付货款,将承担较大法律风险。这种强制摊销的做法不仅损害员工权益,也涉嫌违反劳动法规。
05 星巴克的回应,已记录转交专员处理
面对媒体的询问,星巴克客服回应称,已记录并转交内部专员处理,后续会予以回复。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因员工卖不出月饼需自购的问题被曝光。
2023年7月,类似事件就曾被广泛报道。当时星巴克官方客服回应称:”星巴克没有要求员工’刷单’的规定,星巴克官方不允许出现任何刷单或者伪造消费记录的情况发生”。
06 月饼市场的寒流,500元以上产品退市
星巴克月饼销售困难背后是整体月饼市场的变化。2024年的月饼市场遭遇寒流,500元以上月饼退出市场,消费回归理性。
无论是在实体店面还是在线上渠道,月饼销售均不如预期。消费者对月饼的购买热情减弱,商家们普遍感受到市场的寒意。即便是以往热销的知名品牌,如哈根达斯与星巴克的月饼提货点,今年也显得格外安静。
07 年复一年的循环,粽子月饼同样命运
星巴克员工面临的销售压力并不局限于月饼。每年的粽子同样如此。有员工透露,星冰粽也会给员工带来相似的销售压力。
一位网友在评论区无奈地表示:”不光月饼好吗,粽子也是…”。这种强制销售模式似乎已经成为星巴克的常态化操作,而非偶尔发生的个别现象。
08 行业潜规则的真相,员工称为三座大山
星巴克前员工透露,在星巴克工作有”三座大山”:月饼、粽子和QA(质量保证)。这些与咖啡师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销售任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
“上班就是为了’卖’ 卖行销饮料,卖杯子,卖月饼,卖粽子,试问哪个伙伴的朋友圈不是做星巴克微商的”,一位前员工这样吐槽。员工们不仅要在店内推销,还要动用人脉关系销售产品,且没有提成纯属为爱发电。
在二手平台上,那些低价转卖星巴克月饼的卖家们仍在忙碌着。一位IP属地为大连的员工坦言:”自己得贴一点,不贴钱是卖不出去的”。
她推测南方部分卖家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他们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更低。这场年复一年的月饼销售大战,似乎已成星巴克员工们逃不开的循环噩梦。
万事屋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www.rei3.com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