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针即将退役,手机设计迎来全新革命,中国的eSIM时代终于要拉开序幕了。
9月10日凌晨,苹果将在乔布斯剧院发布iPhone 17系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非主打“极致轻薄”的iPhone 17 Air莫属。
这款据称厚度仅5.5 mm的机型,很可能全面取消实体SIM卡槽,成为苹果首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纯eSIM的旗舰手机。这也意味着,它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无卡槽手机。
01 无卡设计:iPhone 17 Air的极致追求
苹果为了追求极致轻薄,在iPhone 17 Air上做出了大胆决定。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推测的5.5mm厚度,被认为无论如何是无法容纳实体卡槽的。
这意味着,销售iPhone 17 Air的运营商将必须支持苹果eSIM。这也是为什么这款机型在全球的发布,都与运营商的eSIM支持情况紧密相关。
取消实体卡槽带来的不仅是轻薄,还有更好的防水防尘性能。物理开孔的减少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卡槽带来的密封难题,将显著提升手机IP68防水等级。
02 国内突破:三大运营商悄然备战
过去,eSIM在中国仅在Apple Watch上支持“一号双终端”,手机端始终缺席。这一局面似乎即将改变。
8月底,联通总部已下发内部通知,要求自有营业厅在9月5日前完成iPhone eSIM业务培训,并预装信通院与三大运营商通用证书。
移动和电信也没闲着。记者通过多方确认,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确都在进行苹果eSIM的业务测试,但可能先在其高端型号上进行实体+eSIM的“虚实测试”。
03 技术优势:eSIM带来的体验革新
eSIM是一种内嵌于iPhone中的行业标准数字SIM卡,无须使用实体SIM卡。它可以使你轻松切换使用不同SIM卡,管理八个或更多eSIM,并通过数字方式激活新号码。
对用户来说,好处显而易见:出国旅行无需换卡,系统内一键切换本地套餐;手机丢失后,eSIM无法被物理拔出,降低号码被盗风险。
对手机设计而言,eSIM意味着可以节省设备空间,适合轻薄设计。虽然iPhone 17 Air的电池容量并未因此大幅提升(目前仅为3000多毫安时),但未来厂商可以更灵活地利用这部分空间。
04 全球视野:eSIM正在成为主流
苹果从iPhone14系列开始,在美国全面取消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也就是说,美版iPhone从2022年开始便没有了实体SIM卡槽。
受惠于苹果,美国最大的三家运营商都已全面支持eSIM。北美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eSIM市场,截至2024年底,市场份额为43%。
GSMA数据显示,已有超过半数经GSMA认证的智能手机支持eSIM远程配置功能。2024年,这一比例达到51.7%,高于2023年的34.8%。
到2025年,60%的智能手机将支持eSIM。智能手表也是eSIM的另一个主要应用领域。
05 国内挑战:普及之路仍需时间
eSIM在国内的普及仍面临挑战。目前看,中国联通已经走在前列,早在7月发布的《5G AI终端白皮书(2025)》中就提到了未来支持eSIM的手机需内置通用eSIM证书。
中国移动仍处于系统优化阶段,中国电信尚未明确服务时间表。使用这两家运营商号码的用户暂时无法体验eSIM功能。
老用户转网也需到线下营业厅“扫码写卡”,首次激活流程比插卡稍繁琐。双卡双依赖“eSIM双号码”,对备用机习惯者是一次换机思维升级。
06 未来前景:手机设计的新纪元
eSIM的普及将加速手机的“去实体化”进程。未来,或许连充电口都会消失,手机真正走向一体化设计。
苹果作为生态引领者,每一次技术推进,都在悄悄改变我们的使用习惯。从取消耳机孔到取消卡槽,苹果一直在推动无线化、集成化的设计理念。
不仅苹果,华为也计划推出支持eSIM的三折叠新机,并有望在Mate 80系列中继续延伸。OPPO方面也表示,年内将推出首批支持eSIM的机型。
苹果供应链透露,国行iPhone 17 Air已批量到货。只待运营商“一声令下”即可开售。
如果联通率先放行,移动、电信大概率紧随其后。届时,国内消费者就将正式告别“卡针捅手机”的时代。
插卡针,可以安心去开啤酒瓶了。
版权信息:本文由万事屋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链接:https://www.rei3.com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