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然亮起,那个熟悉又刺眼的红色数字又在跳动。你机械地点开通知,看着应还金额的尾数又多了三位数,喉咙里泛起铁锈般的腥甜。
这不是恐怖片的场景,而是2700万网贷青年的集体失眠实录。2025年盛夏,当多数青年沉浸在毕业季的憧憬与夏日活力中时,一些年轻身影却因深陷网贷泥潭而黯然失色。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消费提示直指痛点:部分青年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现象增多,甚至因”以贷养贷”陷入债务危机。这声警钟,敲响了全社会对青年理性消费的关注。
超高利率:3723%的疯狂数字
在监管层持续整治非法网贷的背景下,一款名为”安心借”的现金贷APP却在苹果商店公然上架,以”低息便捷”为噱头吸引用户,实则沦为地下高利贷的敛财工具。
截至2025年8月,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安心借”的投诉已超9000条,借款人不仅面临年化利率最高达3723%的离谱利息,还遭遇强制下款、暴力催收、银行卡冻结等一系列问题。
“本想应急借4000元,没想到10天后要还8080元,还不上就被爆通讯录!”2025年7月,借款人王先生在”黑猫投诉”上控诉”安心借”的离谱收费。
记者核算发现,这笔借款的年化利率高达3723%,远超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LPR的4倍,约14.8%),是合法利率的100倍之多。
更令人咋舌的是,放款方并非正规金融机构,而是私人账户——这种”个人对个人”的转账模式,成为”安心借”规避监管的惯用手段。
强制下款:借不借由不得你
2025年7月4日,借款人李女士在”安心借”注册资料后,仅点击”查看额度”,未经过任何审核环节,就被平台强制下款3000元。
借款合同显示,10天还款期限内,她需偿还4200元,年化利率达1460%。”我根本没确认借款,钱就打到卡上了,想退都退不了。”李女士表示,到期后她因无力还款,每天接到数十个催收电话,甚至有陌生号码威胁要”上门找家人”。
更极端的案例中,借款人2025年初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仅逾期13天,APP显示的待偿还本息就飙升至26400元,欠款金额较本金翻了6倍。
还有用户反映,借款5600元后,10天内被要求还款7840元,若无力偿还需支付2240元续期10天,他先后续期两次花费4480元,最终仍被要求偿还全额本金及高额利息,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年轻人为何陷入网贷陷阱?
1. 物质诱惑与即时满足
“我一个月挣3000块,但一部新款笔记本电脑需要7000元,不吃不喝我还要攒3个月,可是平台告诉我现在就能买,我怎能不心动?”上海市长宁区的小倪(化名)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展示着新买的笔记本电脑。
“00后”的小倪目前就职于一家物业公司,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工作刚满一个月,小倪看着到账的薪水,开始盘算怎么”奖励”自己,可想买的笔记本电脑太贵,便宜的又看不上。
那晚,他在一款电脑的宣传界面停留了好久:”华硕天选AIR,搭载RTX5060显卡、重量仅有1.46kg,国补到手价7259元。”宣传标语让他心里直痒痒,恨不得立刻下单。
2. 无处不在的网贷广告
钱从哪来?小倪纠结再三,不好意思向家人要钱,腰包里也没有余钱,最后还是点击了分期付款的按钮,买下电脑。”每个月两千元的生活费够花了,剩下一千元还分期”。
可是,小倪看上的不只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耳机、鼠标、键盘……样样都想买,个个都分期,月底一算账,工资不够还。
自从小倪习惯分期付款后,社交媒体中隔三岔五就会插入一则网贷类广告,内容大多是:轻松借贷、急速下款秒到账、低利率还款轻松等等。
12000元、24000元,刚点开某网贷平台界面,小倪不敢相信自己能借这么多钱。”我一个月3000元工资,平台真觉得我能还上?”他心里直犯嘀咕。
然而,授信审核异常顺利,第一笔4000元借款到账只用了15分钟,操作完这一切后,小倪不敢相信刚刚经历的一切。
3. 为爱负债
2019年,丫丫认识了比自己大20岁的阿飞(化名),两人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可刚一确定关系,阿飞便称自己遇到困难,急需一笔钱救急。丫丫掏空了积蓄,还是没能把窟窿补上。
“要不试试网贷平台?”阿飞告诉丫丫,自己情况特殊,没法在网上借贷,只能拜托丫丫贷点钱出来,后续一起还贷。
借呗、有钱花、微博钱包……丫丫几乎把网贷平台”撸”了个遍,借钱不看利息,只要授信通过,立刻拿钱走人。
2022年时,此时丫丫已经累计贷了10万元。她告诉记者,3年的时间里,因为工作一直不稳定,还款缺口越来越大,还不上钱的时候只能以贷养贷。
今年,丫丫估算自己的债务已经有14万元。但事实上,长时间的网贷生活,让丫丫丧失了对金钱的感知,导致她日常开销几乎全部来自于网贷借出的钱,实际债务达18万元。
86.6%的年轻人使用信贷产品
据统计,我们国家有超过1.3亿的网贷用户,其中90后占比超过60%。更让人心惊的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就背负了平均3万元的负债,而整个网贷用户的平均负债,已经高达12万元。
而在18到28岁群体中,86.6%都在使用信贷,实质负债人数高达44.5%,其中60%以上的90后将信贷用于提高生活品质。
如何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1. 算清”三本账”
远离网贷陷阱,需要青年算清”三本账”:
- 经济账:能否承担本息;
- 信用账:逾期对求职、房贷的影响;
- 心理账:催收带来的精神压力。
2. 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真正的”精致生活”,从来不是靠借贷堆砌的虚幻泡沫,而是脚踏实地、量入为出的清醒与从容。
当”00后”开始在豆瓣”消费降级”小组分享”5天仅花27元”的经验,当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断舍离”替代过度消费,一种更理性的生活态度正在萌芽。
3. 寻求正规渠道帮助
如果已经陷入债务危机,可以考虑通过银行贷款替代网贷。银行贷款目前最长84期,就算资质差也能办理36期的贷款,其中还有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
实际年化利率10%以下的基准利率能真正让债务雪球停止滚动。
结语
青春不该被”即时满足”绑架,更不该为虚荣买单。从个人到社会,从监管到教育,唯有构建”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防护网,才能让青年在奋斗路上轻装前行。
如果你正在陷入网贷陷阱,今天就是止损的最好时机。与家人坦诚相见,寻求正规金融机构帮助,制定还款计划,还自己一个无债一身轻的明天!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万事屋(https://www.rei3.com)原创撰写,转载请保留出处。数据来源已标注,仅供参考。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