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回明朝,拉着京城大爷问:“今晚撸串,整点猪五花?”大概率会被翻白眼:“去去去,牛羊肉才是正经肉!”
可如今,咱们一年能吃掉全球一半猪肉,猪老板身价动辄千亿。
这口“翻身仗”,到底是咋打的?
1. 明清人口大爆炸:牛羊不够,猪来凑
明朝中后期,中国人口一路飙到2亿;到了清末,直接破了4亿。
地就那么多,人都吃不饱,哪来大片草场养牛养羊?
牛还得留着耕田,杀牛吃?分分钟牢底坐穿。
猪就不一样了,圈一小块地就能养,杂食好养活,完美适配“人多地少”的硬核国情[^3^][^9^]。
2. 菜系革命:从东坡肉到满汉全席,猪肉被大厨盘活了
宋朝之前,猪肉被嫌弃“土、腥、贱”。
直到苏东坡被贬黄州,穷得叮当响,只好买“价贱如泥土”的猪肉,顺手发明了东坡肉,带火“慢火少水火候足”的做法[^11^]。
到了清朝,满族皇帝本身就爱吃猪肉:努尔哈赤祭天要用“猪肉血肠”,乾隆一顿年夜饭干掉65斤猪肉,只配20斤羊肉[^1^][^7^]。
宫廷带货,民间跟风,猪肉正式完成“土味”到“高级”的华丽转身。

3. 经济账:猪=肉+肥料双重收益,牛羊只能当肉
古代没有化肥,猪粪就是黑土地的黄金。一头猪一年产粪2000斤,能肥半亩地,多打几十斤粮[^1^]。
牛羊虽然也能拉,但量小且散,收集困难。
再加上猪出栏周期短、产肉量高,民间一算账:养牛羊=单一收入,养猪=肉+肥双杀,性价比直接碾压。
番外:明朝皇帝亲自下场“黑”猪肉,结果3个月就被打脸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朱厚照因为姓朱又属猪,一拍脑门:全国不许养猪杀猪!
结果礼部哭晕:祭祀要用猪牲,宫廷没猪肉开不了席。
仅仅90天,禁令就黄了,猪肉王者归来[^1^][^3^]。
可见吃货的力量,连皇帝也挡不住。
写在最后
从被鄙视的“贱肉”到年销5000万吨的国民肉霸,猪肉的逆袭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人口、农业和经济变迁的缩影。
下次涮火锅夹起一片肥牛时别得瑟,要不是人多地少,今天的主角可能就是它!
万事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s://www.rei3.com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