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中国市场高枕无忧的奔驰、宝马、奥迪(BBA),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德系三强的市场地位正在被动摇,一场轰轰烈烈的市场反攻战已经打响。
豪华品牌的至暗时刻
曾几何时,BBA在中国市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愁卖不动,只愁产能不够。时过境迁,2025年上半年这些德系豪门的财报数据令人堪忧。
奔驰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6%;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55.8%,乘用车业务营业利润率仅为4.5%。宝马集团同期营收同比下降约8%;净利润同比下滑29%。奥迪虽然营收微增,但营业利润同样大幅下滑45.2%。
战场延伸至超豪华领域
不仅主流豪华品牌受挫,超豪华品牌也同样遭遇寒冬。2025年前5个月,宾利在华销量同比减少20%,劳斯莱斯减少23%,法拉利减少14%,兰博基尼减少39%。
玛莎拉蒂更是传出惊人消息,其SUV车型Grecale限时尊享价低至38.88万元起,比官方指导价低了26.2万元。这与该品牌过去的辉煌时刻形成鲜明对比。
BBA的三条反攻路线
奔驰:讲好“豪华故事”
奔驰选择了回归品牌基因,强调“豪华标准”的独特价值。通过科技日活动,邀请媒体体验生产流程,展示百年造车标准。
奔驰聪明地避开了与新势力在智能化领域的正面交锋,转而强调其百年造车底蕴的价值所在。
奥迪:全力“本土化”
奥迪选择全面拥抱中国智能生态,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一汽奥迪推出多款新车型,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上汽奥迪推出的E5 Sportback预售价23.59万元起,甚至比许多新势力车型还要低。这一价格策略彰显了奥迪抢占主流智能电动市场的决心。
宝马:靠新车冲锋
宝马选择了产品攻势路线。宝马CEO透露,未来三年内,宝马计划推出40款新车,包括全新车型和现有车型升级版。
新世代车型预计2026年在中国量产,宝马计划以接近“新势力”的速度完成全平台迭代,改变传统车企3年改款、6年换代的节奏。
反攻背后的深层原因
为什么豪华品牌突然集体发起反攻?原因很简单——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太快了。
汽车行业专家指出:豪华品牌仍有机会。市场调查显示,有67.8%的合资油车用户换购时仍倾向选择合资新能源车,其中豪华品牌用户占比超过7%。
也就是说,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转型时,若能做好用户转化,还能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在100万元以上区间,传统豪华品牌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自主品牌的应对之策
面对BBA的反攻,自主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除了巩固在40-50万元价位的优势外,自主品牌纷纷向百万元级豪车市场发起进攻。
比亚迪旗下仰望U8售价109.80万元,2024年累计售出7254辆。其他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豪华车市场未来走向
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富人车市”的特征。2024年新车市场购车用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值突破了20万元,中产阶级与富豪群体的总占比超过了50%。
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是品牌价值、技术实力、用户体验的综合较量。
业内人士表示,高端车型带动了中国超过200家供应链企业走向高端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升级的趋势。
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依然认传统豪华品牌的账,但中间地带的消费者正在被自主品牌大量吸走。
这场战争没有简单的胜负之分,未来的豪华车市场将更加多元化,传统豪华品牌、新势力、自主品牌都将找到自己的位置。
万事屋版权信息,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www.rei3.com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