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文件背后,上海一万栋商务楼宇的命运正在被改写,老旧写字楼的电梯里飘出饭菜香的日子要来了。
“我们楼里已经有公司悄悄改了几间员工宿舍,现在政策一出,终于不用躲猫猫了。”上海漕河泾一家科技企业物业经理私下告诉我。他管理的写字楼空置率已超过25%,每天望着空荡荡的楼层发愁。
上周,上海发布《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正式为”商改住”打开政策通道。根据新政,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务楼宇可兼容租赁住房功能,包括人才公寓、服务公寓等。
全城约一万栋商务楼宇中,60%以上是乙级及以下的”老破小”,部分楼龄已超30年。与此同时,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2%,未来四年还有约39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
政策礼包,破解多年僵局
上海此次送出的”政策礼包”分量十足。作为全国首个聚焦商务楼宇更新的专项政策,它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核心痛点。
政策允许在不改变产证性质前提下,通过全周期合同管理实现15年内的功能兼容转换。这意味着业主不用再为调整土地用途发愁,只要在合同期内合规运营即可。
“之前的’商改住’在产权性质、规划用途、各部门审批流程上充满不确定性。”同策研究院专家点出关键,”现在只要在15年期限内,可以全周期按合同管理且不用改变产证。”
政策还送出配套红包:因提供公共空间需调整绿地率等指标的,可通过规划程序优化;对增加公共要素的楼宇,可按规定增加经营性建筑面积。这些配套政策为”商改住”项目的落地扫清了障碍。
分区分类,精准解锁新功能
上海”商改住”新政绝非一刀切,而是采用“分区分类兼容”策略,根据不同区域发展需求精准匹配功能。
在南京西路、陆家嘴等城市主中心和副中心区域,政策鼓励商务楼宇兼容科技创新、商业酒店等功能,并根据周边产业需求,适当增加服务公寓和人才公寓。
在地区中心区域,政策允许兼容研发创新、医疗服务及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等功能,强化职住平衡。
而在社区中心区域,则可补充养老托育、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功能。
“政策一体化解决楼宇周边职住相关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养老需求。”房产研究机构专家解读道。
15年期限,创新管理机制
新政最具突破性的创新,在于建立了15年全周期合同管理模式。
这一设计既解决了老旧楼宇的盘活难题,又确保了城市长远发展空间。15年期限足够投资者回收改造成本并获取稳定收益,而到期后楼宇可恢复商务功能。
“有些核心区域办公楼楼龄较长,租金很难上去,剩余年限不足20年。”业内人士分析道,”大宗交易买家不会介入,但’商改住’后功能改变将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这一机制也规避了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上海曾严令禁止”商改住”,多个核心城市随后跟进。但存量”商改住”项目难以一刀切清理,导致市场长期存在灰色地带。
新政通过15年合同期管理,让”商改住”变得合法合规、高效且风险可控。
供需失衡,倒逼政策破冰
上海”商改住”新政落地,背后是商办市场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
据官方数据,上海现有约一万栋商务楼宇,其中大量老旧写字楼面临设备老化、坪效低下问题。去年6月,上海圈定了小陆家嘴、世博园区等十个试点区域先行先试。
2024年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达22%的严峻现实,加上未来四年约390万平方米新增商办供应,让市场压力倍增。
与此同时,上海核心区域租赁住房供应稀缺,产业园区周边住房不足导致”潮汐式通勤”。
“商改住”新政一举两得:既缓解商办市场的高库存压力,又增加核心区域租赁住房供给。据预测,通过”商改住”,上海未来5年可新增租赁住房约10万套以上。
市场影响,租赁格局生变
政策落地将深刻改变上海租赁市场格局。行业测算显示,若将上海潜在商务楼宇中的30%转型为租赁住房,可一次性释放约5.3万间新增房源。
这些房源将优先集中在产业重点布局区域。从已公布的十个试点区域规划看,张江、临港、漕河泾等区域将优先兼容人才公寓和托育设施。
“这些商务楼宇也许比较陈旧,不再适合办公,但它们的地段都很核心。”一位房地产资深资管人士指出,”改造为租赁公寓后能缓解核心区域的职住平衡问题。”
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新机遇。”目前资本市场普遍缺乏好的投资标的,’商改住’给社会资本打开了投资空间。”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更是锦上添花,符合节能改造要求的项目可争取绿色债券、绿色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挑战犹存,配套亟待跟进
尽管新政前景光明,但挑战不容忽视。租户胡先生道出了实际担忧:”跟住宅相比,它的配套是否完善?影响日常生活?毕竟商业楼做饭只能用电没有通煤气。”
商办改居住的技术难题同样存在。商业项目的建筑要求、户型设计、配套设施与住宅差异显著,改造难度大。特别是已建成的大楼,水电气管线改造复杂,成本高昂。
专家对此回应:”政策里提到很多要点,尤其是跟’商改住’相关的配套政策预计未来会逐步出台。比如大家关心的商水商电是否改为民水民电,对租户将节省不少费用。”
市场风险同样存在。有分析指出:”住宅市场自身难保,商改住项目多数只能做公寓类产品瞄准刚需阶层,这类产品市场早已严重过剩。”新政能否真正盘活存量商办,仍需市场检验。
上海商改住新政要点一览
- 覆盖范围:全市约1万栋商务楼宇,重点支持乙级以下老旧楼宇
- 核心突破:15年全周期合同管理,不改变产证性质
- 区域引导:主中心/副中心增服务公寓,地区中心做租赁住房,社区中心配养老托育
- 规模预测:未来5年新增租赁住房超10万套
- 落地节奏:首批项目3年内入市,整体改造需3-5年
陆家嘴某栋90年代老写字楼的保安老张发现,最近看楼的陌生人突然多了起来。”都是拿着图纸指指点点的,说这里可以隔出厨房,那里能加装管道。”他眯着眼看着大堂里的人群。
改造潮已悄然涌动。据官方透露,首批商改住项目将在未来三年分批入市,而大型老旧楼宇聚集区则需更长时间整体规划。
政策落地只是开始,当白领们拎着菜篮子走进曾经的写字楼,当外卖小哥穿梭于改造后的公寓走廊,上海这座城市的职住平衡难题才真正迎来破局时刻。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