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的言论风格与科学研究的本质存在根本性冲突,其“马上知道成果”的断言违背科学验证的基本规律。
科学假说必须通过实验或观测验证,且允许被证明错误(波普尔可证伪性原则)。例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1919年日全食观测才验证光线弯曲预言;量子纠缠理论1935年提出,1972年弗里德曼实验才初步证实,2022年诺贝尔奖最终确立其地位。
项立刚的“马上知道论”否定科学验证的时间成本,将复杂认知简化为即时断言。药物研发需10-15年(如新冠疫苗从实验室到临床耗时1年,但异常加速依赖全球协作与预研基础),气候模型预测需跨年代数据(如IPCC报告依赖百年气象记录),而项立刚对“5G碾压全球”“光刻机三年突破”等断言缺乏实证支撑。
项立刚言论的三大反科学特征
“事后归因”伪装预判:其6G“通感一体化”概念在华为2024年白皮书发布后提出,实为对行业共识的复述,英伟达颓势分析发表于股价暴跌后,将市场波动归因于“美国技术霸权”,忽略算力过剩和智算中心空置等经济逻辑。
民粹化叙事替代专业论证:用“爱国”标签压制技术质疑(如称质疑国产芯片进度者为“跪族”),将科学讨论异化为立场站队,鼓吹“技术必胜主义”(如“中美科技实力已交叉”),却回避基础科研投入不足(中国芯片设备国产化率仅24%)。
模糊结论规避证伪:断言“通用大模型必出问题”但不界定问题类型与时间范围,使言论永远“正确”,声称“产业预判百分百正确”,却未公开完整预测记录供学术界检验。
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通过每场18万元讲座费(合作各地移动公司)及带货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将“爱国言论”转化为商业收益,标题党化表达(如“美国吓尿了!”)精准收割民族主义情绪流量。选择性沉默暴露功利性,对运营商乱收费、资费不透明等真问题回避批评,因合作方为三大运营商,吹捧特定企业(如某国产手机品牌)时丧失客观立场,被质疑收受营销费用。
其“反智主义”话术贬损学术界(如称学者“只会写论文”),助长公众对专业门槛的轻视,支持者对科普博主的人肉搜索(如质疑5G辐射者被网暴),制造寒蝉效应。透支公众科技信任,当“芯片三年突破”等承诺落空(如中芯国际7nm量产推迟),挫折感转化为对技术路线的怀疑,煽动对立阻碍国际合作(如“不买华为=不爱国”),破坏全球化产业链协作基础。
项立刚现象的根源,是公众对“卡脖子”的技术焦虑与民粹情绪的合谋。然而:科学突破从无捷径:核聚变从1920年理论提出到2050年预期商用,需百余年迭代(EAST装置千秒运行仅是物理实验,离发电甚远),民族主义不能替代技术逻辑:中国5G优势源于IEEE标准组织内十年博弈,非口号式胜利。真正的技术自强,需回归实验证伪、数据透明与专业敬畏——在项立刚的“马上知道”幻象中,科学精神早已悄然湮灭。


转自头条号麒麟会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