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会都在谈算法推荐正能量,可我的信息流里怎么还是明星狗血剧和土味小广告?”
据说这次要搞14场分论坛,从网络主播管理到量子爬虫治理,议题倒是紧跟热点。但看着去年“文明上网倡议书”和某网红直播间里“老铁666”的魔幻对比,不禁怀疑:到底是技术跑太快,还是我们走太慢?
更魔幻的是,AI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的微视频成了创新典范。数字人讲仁义礼智信,真人主播却在直播间互撕——这赛博朋克式的文明传承,真能教会年轻人“从文化宝库汲取力量”?
AI造谣成本仅800元?揭秘网络黑产的“廉价罪恶”
上海警方刚破获的AI造谣案让人瞠目:职业自媒体人花800元找人代笔,用AI生成诽谤文章,就敢在十余个平台同步发布。结果某茶饮企业门店日营业额直接跌超20%——这成本效益比,比买热搜还划算!
更绝的是“洗稿产业链”:陈某为推广AI培训课程,搜集企业创始人八卦用AI洗稿,好友赵某随手一发就成爆文。现在造谣都搞起“师徒传帮带”了?难怪《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要紧急筑“防火墙”。只是好奇:下次AI会不会自动生成辟谣声明,上演左右互搏大戏?
11亿网民的数字素养:别让“适老化”沦为口号
我国网民规模超11亿,可当看到老人因误点“腾讯支付”诈骗APP损失积蓄的新闻,才惊觉数字鸿沟已深如马里亚纳海沟。一边是大会高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一边是适老化设计停留在把字体放大一号——这敷衍程度堪比大学生期末作业。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在讨论量子爬虫适配时,还有无数老人因不会扫码被公交车拒载。某地搞的“数字素养提升月”,培训内容竟是教老人用美颜相机?技术向善不能只写在PPT里,**当“便捷”成为特权,“普惠”便成了笑话**。
SEO已死?2025年博主求生指南
搜索引擎全面智能化后,SEO圈哀鸿遍野:“核心词+情境词+情感词”三维矩阵、“语义预解析+边缘计算”量子适配…这哪是优化,分明在考程序员证书!
更绝的是某SEO大师的“量子模拟抓取”教程:为让技术文章收录快4倍,要在Robots.txt给量子爬虫写情书。我就想问:当博主需要懂量子物理时,是不是该向霍金讨教写作技巧?
最扎心的是百度算法又双叒更新了——昨天还在教人“关键词密度2%-8%”,今天就说“**内容价值才是王道**”。所以那些研究关键词密度的,现在都去研究用户心理了?
网络暴力新变种:当键盘侠遇上量子爬虫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刚实施时,多少人拍手称快。可转眼就看见某明星因孩子照片被P上侮辱文字霸榜热搜——原来“清朗行动”在流量面前也会闪腰。
更荒诞的是维权流程:收集证据时AI鉴定说图片“艺术创作”,平台审核称“未达违规标准”,等网信办介入时谣言早已传遍量子爬虫能到的每个角落。**当维权速度追不上算法分发速度,法律条文成了马奇诺防线**。
现在好了,网信办要建立全国辟谣联动机制。只是好奇:下次被网暴时,是量子爬虫先找到证据,还是我的心态先崩?
网络文明建设三问(带解决方案版)
问:三方共治为何总变“三不管”?
答:平台说“算法中立”,网民喊“法不责众”,监管叹“人力不足”——结果AI造谣都产业化了。建议学学合肥的做法:全民数字素养月配套优质主播培育论坛,让各方在主场找存在感。
问:青年网民真是建设主力军?
答:当5.4亿年轻人在弹幕刷“尊嘟假嘟”时,谁分得清是玩梗还是真疑问?安徽的解法值得参考:用微短剧、网络音乐等载体推动文化出新——**与其教育用户,不如融入信息茧房**。
问:法规为何永远追不上乱象?
答:不是法律慢,是黑产太快!昨天才禁止“人肉搜索”,今天就有AI生成虚假信息。上海警方案例启示:治本需**打通平台数据壁垒**,让谣言在传播前触发预警。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