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 - 万事屋 - 生活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

因为《黄帝内经》基本就是照着董仲舒抄的呗

“终始”这个词在战国到两汉之间是有“专属”的,就是阴阳创始人邹衍的“五德终始论”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1

原文是: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

“终始”这个词儿就是打这儿来的

它本是战国时期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意思是金木水火土不停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用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的一种哲学观

到了两汉时期被董仲舒、刘向等人“发扬光大”,成为儒家论证汉祚合理性、解释历史演进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1

而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两汉时期所有的学术、文学著作都开始引用“五德终始论”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手法

例如司马迁在写《报任少卿书》里就有这样的修辞手法: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还有那个著名的西汉中郎将杨恽写的《报孙会宗书》,里面在描写自己后悔自己放浪不羁的过去时也用过这样的修辞:

“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黄帝内经》当然不是黄帝写的,它就是两汉时期各种学者有关医学讨论的杂书,所以它也在大量引用邹衍、董仲舒的那套“五德终始论”的说法和修辞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黄帝内经·终始》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这就好像前两年大刘的《三体》红了以后带火了一个词叫“降维打击”,现在几乎所有形容商业竞争的文章里都会那它来说事儿一样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1

刘慈欣

而我们今天沿用的“始终”这种说法通常认为是从唐朝开始的

因为唐朝尊佛,当时《华严经》里有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意思是只有坚守最初的信念,才能功德圆满,这是每一位修佛理性之人的“必修课”,因为唐朝尊佛,所以才广为流传

从邹衍“五德终始论”到《黄帝内经》的“毕于终始,明知终始”

从“不忘初心”到“方得始终”

中华文明的传承就是这样的一根线,中医也不例外,它也是这根线上的“衍生品”,受到这根线的深刻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学中医一定要学中医史、中华史

都说博大精深,哪说的是你中医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1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