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确有一位重量级的中医黑,就是因为中医药在电视上的各种“显摆”才滋生的
这名中医黑的就是——方舟子
千禧年后的第一个10年,是中医养生节目、中药电视购物泛滥成灾的时代。而方舟子是当时非常少有的,努力在为科学普及、杜绝虚假医药宣传做工作的人(当然现在人设崩了)
当时神医张悟本在北京台养生节目做客,宣传“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理念。结果节目一播出,方舟子就盯上了张悟本。几乎是张大师说个什么,方舟子就在下边拆台
张悟本宣扬“绿豆治百病大法”,说每天煮5斤可以防治癌症,每天煮3斤可以防治高血压,结果北京个别地方的绿豆卖到脱销,甚至一度比米价高两倍
张悟本
方舟子就在网上科普,拆张悟本的台,他说:
“即使是那些出来驳斥“养生大师”的医学专家,也不忘告诉人们绿豆的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的还给出‘科学解释’: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果真如此的话,许多植物也都含有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豆类植物,这些化合物的含量与绿豆相似甚至更高,为什么不用它们解毒呢?”
“在现在的医院,并没有哪个医生用灌绿豆汤的办法来抢救中毒患者,大概也不会有人真的相信喝绿豆汤会是更好的解毒办法,也就使得做绿豆解毒的临床试验失去了意义”
张悟本又在节目上宣扬茄子的神奇功效,炒茄子需要放很多油,所以茄子吸油,生吃茄子可以将肠胃里的油脂吸走
结果方舟子接着拆台:
“炒茄子容易吸油,不是因为茄子中含有特殊的能吸附脂肪的物质,而是因为茄子有多孔的海绵状结构。但是,一旦茄子被嚼烂吃下去,再经消化,海绵状结构消失,也就不可能再有吸油的能力。即使它在胃肠里还能吸油,肠道同样能把这些油吸收进体内。所以说茄子能在胃肠里把大量的油脂吸走,只是一种幻想。否则的话,吃海绵岂不更能吸油,更能减肥和降血脂?”
因为方舟子的不断拆台,后来张悟本竟然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质疑来着
当然除了给张悟本拆台,方舟子也没少给其他中医养生节目当“装修工”
例如有在电视台上卖燕窝和雪蛤膏的,养生专家说具有“滋阴润肺”的效果,对“肺痨咳血”有奇效
方舟子一看这大师说的立刻就来神了,拿《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举例:
“像林黛玉那样的贵族小姐是不屑吃的,她每天早上吃的是,林小姐还是年纪轻轻魂冰糖燕窝粥。虽然吃了无数“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归离恨天”
“肺痨也就是肺结核,在抗生素发明之前是不治之症,不管流传着多少“验。现在得了肺结核很少有人敢不用抗生素而仰仗“滋阴润肺”的补品了”
还有养生专家推崇吃紫河车,也就是人体胎盘,认为这东西大补
方舟子立刻就反驳:
“《本草纲目》说(紫河车)‘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原因是‘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因为来源特殊,胜过了所有的药物”
“这都是牵强附会臆想出来的。也有人想为胎盘的保健功效提供科学依据说它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多种激素。那些营养素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各种食物中大量存在,无需靠吃胎盘来补充。胎盘中的激素在胎盘漂洗、晒干成为“紫河车”后已经没有了活性,即使还有活性,有的无法被人体利用(例如蛋白质类激素将会被消化掉),有的能被人体利用但可以通过购买药物等途径更好更方便地补充(例如类固醇激素),如果真需要补充激素的话”
在所有辨伪中医药养生节目的过程中,方舟子拆台拆的最多的,就是中医有关牛奶的“谬论”
当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蒙牛特仑苏事件,给国内的牛奶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于是包括中医在内的很多养生专家都借着这股邪劲儿,借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大规模的攻击牛奶
最典型的就是台湾养生教父林光常在电视台里宣称:声称牛奶是给牛喝的,不是给人喝的;牛奶不补钙,还有可能造成人体骨质疏松;牛奶里含有过量激素,会导致人患癌……
好像台湾人特别信这个,林光常后来进去踩缝纫机了,那个倪海厦竟然也跑出来说这样的话
方舟子见了不能忍,又跳出来拆台
当然这回他就不是简单的说教了,而是摆事实,列数据:
“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做了随机对照试验,一组每天喝用50克奶粉(含800毫克钙)冲泡的牛奶,一组不喝牛奶。试验持续了2年,发现喝牛奶能有效地防止骨质丧失。2003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重复该试验的结果,结论相同”
“2003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报告对3251名白人女子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少儿时代喝牛奶能显著改善成年时的骨质,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那些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少于一杯的人,成年后骨折的风险是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一杯或以上的人的两倍。该报告作者估计有11%的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少儿时期喝牛奶太少导致的”
显然包括林光常和倪海厦在内的神医,他们的说辞是缺少这类数据的
而针对倪海厦说牛奶含有激素(性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致癌的说法
倪海厦的原话
方舟子则继续“辟谣”:
“这种说法的理由经不起推敲。性激素、IGF-1能诱发癌症是早就知道的但是这些成分都是人体自然分泌的,不能因为牛奶或其他食品中含有性激素IGF-1就认为牛奶能致癌,关键是它们的含量有多高?实际上,牛奶中的性激素、ICF-1含量与人体自身的分泌量相比,微不足道,其可能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例如,1.5升牛奶中的IGF-1含量,还不到人体每天胃肠自身分泌物中IGF-1的2%,还不到人体每天自己生产的IGF-1总量的0.1%。因此即便每天喝1.5升牛奶,即便牛奶中的IGF-1都被完整地吸收进了体内,对人体的影响也微平其微。何况,IGF-1是一种蛋白质,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掉难以完整地进入人体”
倪海厦曾说过人会给奶牛吃催产素,刺激奶牛产奶。而人喝了这种牛奶就会因为摄入过多激素而导致癌症
倪海厦的原话
方舟子继续打脸倪海厦:
“催产素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也只有3分钟,也不可能在牛奶中有残余。而且催产素也是多肽类激素,同样会在消化道中被降解”
“如果给奶牛注射雌激素,那将会抑制产奶。牛奶本身含有微量的牛生长激素,注射过牛生长激素的奶牛产下的牛奶,其生长激素的含量并未明显增加生长激素不能耐热,用巴氏消毒灭菌后牛奶中90%的生长激素会失去活性”
总之林林总总,当年电视台里的中医大师们有多活跃,台下面的方舟子辟谣就有多活跃
可以这么说,当年要不是有这些大师们在电视台里侃侃而谈,也不会造就方舟子反伪科学的中医黑头子这样的一个形象。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成就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的确很多中医黑都是从中医药电视节目的火爆后出现的,当时很多人真的是通过拆中医药养生节目的台,来实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的
但随着2014年和2016年国家两次下场整治中医药相关节目,出台《加强/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规定,相关中医药在电台电视台上的合法播出逐渐消失(不合法的现在还有)
方舟子则开始转战其他平台,继续他的科普。只不过后来他逐渐喜欢上了“阴谋论”这个东西,从单纯的科普学者慢慢转变成了一枚“喷子”,人设彻底崩塌
和中医斗了几十年,最终给自己斗神经了属于是
资料来源: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