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当宠物成为分手战场的新焦点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当宠物成为分手战场的新焦点

一本正经的法律条款背后,藏着无数铲屎官为”毛孩子”心碎的故事

还记得那些年为孩子抚养权打得头破血流的离婚大战吗?现在战场转移了——如今的情侣和夫妻们,开始为家里的”毛孩子”争得面红耳赤。

就在最近,微博热榜上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引发了无数网友围观和吐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既有趣又折射出现代社会关系的话题。

从上海的一起”夺猫大战”说起

2025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分手情侣间的”夺猫大战”。

来自北京的林一和上海的文文(均为化名)在2024年4月恋爱期间共同出资11000元购买了一只阿比西尼亚猫,各出5500元。分手后,猫咪先由林一饲养,后来文文想接回猫,两人协商”轮流养半年”。

但协议还没签,文文突然反悔,直接带猫回上海并拉黑林一。林一愤而起诉,要求文文归还猫咪并支付6500元补偿款。法院调解后,文文最终支付8200元获得猫所有权,林一则用这笔钱”另买一只”。

法律上的宠物:不是家人,是”特殊财产”

尽管很多人将宠物视为家人,但法律上宠物仍属于财产范畴

法官在案件中明确表示:”宠物不能像孩子一样判抚养权,但可以判财产归属。” 这意味着在法律眼中,猫咪和一台电视、一张沙发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可以被分割的财产。

具体来说:

  • 婚前买的宠物:属个人财产,不分割;
  • 婚后/同居期间共同购买:属共同财产,可分割;
  • 一方赠送的宠物:若属”情感赠与”(如520礼物),接收方无需归还。

为什么会出现”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

这就回到了我们微博热榜的话题了。既然法律只把宠物视为财产,为什么会有”抚养权”和”使用权”的区分呢?

这实际上源于宠物作为一种“特殊财产”的独特性。与一般财产不同,宠物是有生命的,需要照料和关爱,与人会产生情感连接。正是这种特性,让人们在分割宠物时产生了类似子女抚养权问题的情感诉求。

在上海法院推出的”宠物共有”协议模板中,就明确了“按份共有”的概念:

  • 离婚后宠物按比例归属(如男60%、女40%);
  • 一方保管,另一方每周可探视一次(例:每周日上午10点接走,下午4点送回);
  • 若宠物在保管期间受伤或丢失,保管方需承担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赔偿责任。

这种安排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子女抚养权和探视权的设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

你可能在法律上拥有猫的部分所有权,但实际上却不能随时与它相处,只能像探视孩子一样在特定时间”探视”你的猫。

湖南的案例:法院如何判决宠物”抚养权”?

2023年5月,刘军与文静(均为化名)登记结婚。婚后文静购买了一只宠物狗,两人共同饲养照顾。

后来两人因性格不合闹离婚,其他财产分配都协商一致,却因为宠物狗归谁起了争执。刘军称宠物狗由自己照顾饮食和看病治疗,付出了大量心血;文静则称已与宠物狗建立深厚感情,且刘军的工作性质不宜喂养宠物狗。

法院最终判决宠物狗归刘军所有,并在财产分割方面将宠物狗的价值予以抵扣。法官在判决中提到:宠物不是简单的”物”或财物,作为独立生命体,养宠人对宠物有着强烈的情感寄托

分手后偷宠物?涉嫌违法!

近年来,不少情侣分手后因为舍不得宠物,竟然到前任家”偷”宠物。

律师提醒,即使宠物自愿跟你走,也可能涉嫌盗窃罪。如果宠物是一方单独购买的,属于情侣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另一方出现偷宠物的行为,即使宠物愿意跟着走,也涉嫌盗窃罪。

如果宠物是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则属于双方共有,如果双方有约定就按照约定,没约定就需要协商,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起诉。

如何避免宠物抚养权纠纷?

如果你正处在一段关系中并且共同饲养宠物,或者正在面临分手担心宠物归属问题,这里有几点建议:

  1. 提前约定:情侣决定共同饲养宠物时一定要谨慎,可以提前约定好宠物的所有权归属。
  2. 保留凭证:妥善保管购买宠物的支付记录、日常照料的相关凭证。
  3. 协商解决:分手时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切勿私自带走宠物。
  4. 考虑宠物利益:最重要的是,无论最终宠物归谁,都应该以宠物的福利和最佳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为它提供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思考:宠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这个话题之所以能上热搜,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神经。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不育,但却愿意为一只宠物付出时间、金钱和情感。宠物不再是看家护院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情感寄托的对象,成为了”家人”。

然而我们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应对这种变化。法律仍然将宠物视为财产,而许多人已经将其视为家庭成员。这种认知上的差距,正是导致”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这种奇怪现象产生的根源。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宠物的法律地位,在财产和完全的人格权之间找到一种中间状态,承认宠物作为有生命的情感实体的特殊性。毕竟,对于真正爱宠物的人来说,它们从来不仅仅是一件”财产”。

结语

“有的猫只有抚养权没有使用权”这个话题看似滑稽,却折射出当代情感关系的复杂性。当爱情消失,曾经共同的温暖记忆该如何安放?宠物作为这段关系的见证者,往往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宠物不是谈判筹码,而是生命责任!分手时留一份体面,比争夺更重要!

希望每一位铲屎官都能和自家的”毛孩子”幸福生活,永远不需要为”抚养权”和”使用权”而烦恼。

转载请保留出处: 万事屋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