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监测心率、记录运动数据,上海学生们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智慧体育体验。
近日,上海教育圈爆出一条重磅消息——全市12个区计划投入约1.4亿元,为三、六、七、十年级学生统一配备运动手环。这批手环将用于监测心率、记录运动数据和辅助教学管理,由政府财政拨款采购,学生免费使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支持与质疑的声音交织。
计划规模与内容
截至8月26日,上海市嘉定、静安、松江、金山区等12个区教育局已在上海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采购意向公告。
据统计,这些区域的预算总金额超过1.4亿元。其中嘉定区拟投入约2480万元采购10.88万套运动手环及配套设备,平均每套价格不超过229元。该区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对所有学生的全覆盖。松江区等其它区域也陆续发布了类似采购意向,旨在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政策背景与目的
这项大规模采购计划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6月,上海市教委印发了《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文件明确要求落实学生每天累计不少于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与课后锻炼等。措施还推动”智慧体育”建设,上海市将指导各区为学生配置运动手环,利用科技手段监测数据,为体育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教育局官方回应
面对公众的疑问,8月27日,金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学生运动手环项目还在招标呢,全是政府财政出钱”。
工作人员强调,这是区里统一安排,后续会有详细的使用细则。”完全是免费的,等手环发下去后,家长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学校反馈”。教育局表示,这些手环具备监测心率、记录运动数据等功能。当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心率不正常时,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干预,防范安全风险。
家长群体的反应
消息传出后,各个家长群立刻”炸锅了”。有家长点赞称这是治理”小宅男”的好方法,但更多家长表现出担忧和质疑。
有家长直言:”有这钱多买几个篮球架不香吗?修个新跑道不好吗?”许多家长认为,现在很多学校操场破旧不堪,体育设施简陋,应该先改善基础运动设施。隐私安全问题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奉贤区一位妈妈表示:”这下好了,上课戴、下课戴、回家还要戴,娃的最后一点隐私都要上交了?”
专家观点与建议
教育专家指出,运动手环本身没问题,但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建立统一的监测平台。专家特别提醒:这些可都是学生的生理数据,必须明确数据使用边界,保障家长知情权。
专家强调,这不是简单发个手环的事,而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治理能力的考验。手环采集的是学生的生理和行为数据,涉及隐私,应明确数据使用范围、存储规则和家长知情权。
上海教育的领先地位
这已经不是上海第一次在教育领域引领创新了。2025年3月,上海市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省份。
上海始终把义务教育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距,着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近年来,上海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充。”十四五”期间,上海已新增小学学位数8.3万个、初中学位数7.1万个。
智慧教育的未来
运动手环项目是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上海正在深入推进教师备课、教学、作业辅导”三个助手”应用与迭代,数字资源实现所有学科全覆盖。
从”上有学”到”上好学”,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举措,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了更优质的成长环境。上海市行知中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学生的读书活动、虹口区在美术馆开展的现场教学,都展示了上海教育创新的多样性。
运动手环发放后,家长可通过学校反馈疑问。数据安全边界和使用细则亟待明确。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从标准化体育课走向个性化运动指导,从群体训练走向个体健康关注。
上海教育再次引领潮流。这笔钱不该省,但必须花得明白、用得妥当。
万事屋版权信息,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www.rei3.com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