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微博,#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 直接冲榜。点进去一看,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原来我天天逼自己躺满8小时,是白!折!腾!
作为一个常年靠咖啡续命的社畜,我一直把“睡够8小时”当信仰:闹钟定到7:30,晚上11:30关灯,结果半夜2:00还在数羊,第二天顶着熊猫眼自我安慰“起码躺够了”。今天这篇就给你我他一个交代: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而是7小时!
1. 32万人、14年随访,7小时才是“续命”最佳睡眠时长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2021年发表的超大规模研究,追踪了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32万名亚洲成年人,近14年里记录了3万多例死亡事件。结论简单粗暴:
- 每天睡7小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 睡8小时,男性全因死亡率反而升高9%;
- 睡9小时,风险继续飙到18%;
- 睡10小时,直接+43%![^1^]
原来我们信奉的“8小时睡眠”只是平均数,不是最佳数。
2. 睡得多≠睡得好,质量才是隐藏Boss
有人肯定要杠:我周末补觉12小时,醒来还是头晕脑胀。问题就出在睡眠质量上。北京日报总结了4个黄金标准[^4^]:
- 时长7-8小时,不少于6小时;
- 入睡时间22:00-23:00,心血管事件最低;
- 夜间醒来≤3次,且20分钟内能再次入睡;
- 第二天起床神清气爽、不赖床。
如果你跟我一样,晚上11点上床、凌晨1点还在刷手机,那再躺8小时也只是“清醒的咸鱼”。
3. 为什么有人6小时就精神,有人9小时还困?
科学家发现,基因也在偷偷搞事。2009年《Science》就报道过“短睡基因”DEC2,携带者每天睡6.25小时就能满血复活[^9^]。所以如果你天生觉少,别硬凹8小时;觉多的人也别盲目减时,以第二天状态为准。
4. 7小时实操指南:如何无痛达标
理论有了,接下来是打工人生存技巧:
- 固定作息:工作日&周末同一时间上床、起床,别报复性熬夜。
- 睡前90分钟洗澡:体温先升后降,触发睡意。
- 卧室“三件套”:遮光窗帘、耳塞、18-22℃室温。
- 手机扔客厅:蓝光抑制褪黑素,刷短视频一时爽,一直刷一直爽,天也亮了。
5. 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 | 真相 |
---|---|
睡前喝酒助眠 | 酒精破坏深睡眠,半夜易醒[^3^] |
周末补觉能“还债” | 打乱生物钟,周一更痛苦[^3^] |
必须睡够8小时 | 7小时才是亚洲人最佳睡眠时长[^1^] |
越早睡越好 | 早于22点睡反而心血管风险↑[^6^] |
6. 写在最后:放过自己,睡个好觉
看完这篇,今晚就别再死磕8小时了。设好7小时倒计时,22:30上床,23:00前睡着,明早6:00起床,精神到老板怀疑你摸鱼。
记住: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7小时才是性价比之王。别再被“8小时魔咒”绑架,睡得好,才是真的养生。
——万事屋
万事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i3.com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