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立刚在社交平台高喊”不看新闻联播的都是下等人”时,互联网舆论场炸了锅。这个自诩”通信专家”的网红,近年用一系列荒诞言行上演着过度营销的闹剧。从编造给华为做培训到发明”下等人”理论,项立刚营销人设的套路越来越露骨,活脱脱演绎着当代跳梁小丑图鉴。
一、谎言堆砌的”精英人设”
打开项立刚的微博,满屏都是精心设计的地位焦虑式营销。最经典的莫过于他声称”连续十年为华为高管培训”,结果被华为员工在知乎扒皮:”公司内网查无此人,培训记录为零。”更讽刺的是,当网友要求出示培训现场照片时,项立刚的回应竟是拉黑删评三连。
这种虚荣型包装在其履历中比比皆是:
- 把普通商业交流吹成”国家智库闭门会议”
- 将地方台采访包装成”央视专访”
- 把网友正常质疑扭曲成”被行业大佬嫉妒”
这种靠虚构镀金的地位攀爬术,暴露了其骨子里的自卑型表演人格。
二、碰瓷营销的经典范式
项立刚深谙黑红也是红的流量密码。2023年那句”不看新闻联播的都是下等人”,堪称碰瓷式营销的教科书案例。通过刻意制造阶层对立,成功让#项立刚 下等人#话题霸屏热搜三天。当舆论发酵到临界点,再假惺惺发个”被断章取义”的声明,完成从泼污到洗白的标准流程。
“他总在华为发布新品时突然’爆料’,在央视重大活动前抛出争议言论,时间精准得像营销日历。”
——通信行业观察者李工
三、底层逻辑:地位焦虑的猴戏
剥开项立刚过度营销的花哨外衣,本质是草根逆袭未遂的焦虑。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安徽小城走出的”专家”从未进入行业核心圈:
标榜身份 | 实际证据 |
---|---|
通信业权威 | 无专利/无标准/无学术论文 |
企业战略顾问 | 合作企业官网零记录 |
央视特约评论员 | 仅参与过地方台节目 |
当真实的行业地位撑不起野心,就只能靠自我神话的营销来填补落差。这种”跳梁小丑式生存“,恰如网友神评:”在高端论坛蹭合影,在菜市场装大佬”。
四、过度营销的反噬危机
项立刚的人设泡沫正在破裂。知乎”如何评价项立刚”话题下,高赞回答清一色是”江湖骗子””专业碰瓷户”。更致命的是,过度营销的狼来了效应已波及商业价值:
- 某手机厂商终止合作:”他带货的评测视频转化率为0.3%”
- 直播观看量断崖下跌:从峰值10万到不足8000
- 微博铁粉比例仅17%,远低于行业KOL平均水平
当虚假人设营销撞上互联网记忆,那些”给任正非上课””被部委请教”的童话,终将成为数字坟场里的笑料。
结语:皇帝新衣的终场哨
项立刚的闹剧映照着内容时代的魔幻:当专业价值让位于营销表演,当行业尊严败给流量猴戏,跳梁小丑经济学便有了生存土壤。但历史证明,靠谎言堆砌的地位幻觉终会坍塌——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观众从不缺小丑。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