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伪史论甚嚣尘上。有关方面封了几个号,反而捅了马蜂窝。著名考古专家唐际根忍不住下场,被群起而攻之,无奈退出。中国青年报发文批判,也是无济于事。总之,这帮人谁都不买账。
但实际上,这帮人除了胡扯淡,还是胡扯淡,不是真的无知,就是故意装傻。更有几个头部,其实是在收割,有的卖书,有的卖课。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些人。其他人不过是被他们忽悠起来的。
比如,金灿荣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就实实在在地忽悠了无数的人。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的,金灿荣可能是始作俑者。他在一个节目里煞有介事地讲了几个理由,从逻辑上论证亚里士多德不存在。

金灿荣讲了哪几个理由呢?一共有三个。
第一,他说所有的西方文献里的没有这个人。这里是指13世纪以前的文献。所以其言外之意,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人从13世纪时起伪造出来的。
第二,他说亚里士多德懂的太多了,光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都懂,而这样的人不存在。
第三,他说亚里士多德写的字太多了,300万字,当时没有纸,西方的羊皮纸和埃及的纸莎草纸都很贵的,还说附近地方100年全部的小羊皮都给他,也写不下300万字。
这就是金灿荣提出的三个理由。可是首先一点,金灿荣说的时候,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全程自说自话,用逻辑证明。他说“专家分析过”,但没有说专家的名字。
金灿荣似乎忘了一点,既然你能用逻辑论证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别人就也能用逻辑证明亚里士多德存在。所以,逻辑证明不结合证据,是缺少说服力的,更何况他的逻辑还存在硬伤。

针对金灿荣说的第一点反驳:
我想问金灿荣,你看过西方13世纪以前所有的文献吗?如果没看过,你又如何证明西方13世纪以前的文献里没有亚里士多德呢?各位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金灿荣有没有可能看过西方13世纪以前的所有文献呢?毫无疑问,他没有。理由很简单,如果他看过,他就不会信口开河,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
如果金灿荣看过西方13世纪以前的所有文献,那么他就必然看过下列这些:
第一,3世纪第欧根尼·拉尔修写的《名哲言行录》,其中第五卷第一章专门记载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思想,这里还保存了亚里士多德的遗嘱,内容涉及财产分配、释放奴隶等。
第二,狄奥弗拉斯图的著作《植物研究》《人物志》,其中多次引用亚里士多德观点,并延续其研究方法。狄奥弗拉斯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的遗嘱里明确提到亚里士多德手稿的继承问题。
第三,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年)及其弟子(如赫马库斯)的著作残篇,其中多次批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他们把亚里士多德视为重要对手。
第四,普鲁塔克(约公元46年—120年)著作《论斯多葛的矛盾》,这里收录有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公元前334–262年)和克律西波斯(公元前279–206年)为反驳而大量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第五,西塞罗(公元前106–43年)的著作《论演说家》《论目的》等,数十次提及亚里士多德,讨论其逻辑学、修辞学和伦理学,并明确称其为“最博学之人”。
就举这几个吧。可以证明亚里士多德存在的西方13世纪以前的文献,还有很多,上网都可以查证。
莫非,金灿荣不承认这些是真的?如果是这样,那么,金灿荣需要先把这些人都给否定了,然后才能否定亚里士多德。

针对金灿荣说的第二点反驳:
金灿荣说,懂得太多的人,不存在。这样的逻辑,未免太可笑的吧?
首先,亚里士多德并非“什么都懂”,这一点要明确,“什么都懂”的人,确实不存在。但是,懂得多的人,却是可能存在的。不能说你没见过,就说不存在这样的人。
建议金灿荣上网查一下张衡,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那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百度词条写明: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金灿荣会不会说张衡不存在?
还有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所谓科学家,是指墨子在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方面都懂很多。
金灿荣会不会说墨子不存在?
金灿荣还可以了解一下达芬奇,不仅是画家、雕塑家,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都有成就。
金灿荣会不会说达芬奇不存在?
所以,金灿荣以懂得太多为由,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这个逻辑极其荒谬。

针对金灿荣说的第三点反驳:
金灿荣说亚里士多德写得字太多了,还举出中国《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对比,说古代没有纸,不可能写得太多字。
这里面首先要搞明白,所谓“300万字”并不是现存的,包括估测遗失部分。既是估测,那就未必准确。
不过,就算确实有300万字,甚至更多一些,因为有前面第一条,金灿荣如果不能否定其他人的存在,就无法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所以至于究竟写多少字,就已经不再是重要问题了。
当然,这里仍然可以从其他方面反驳金灿荣。金灿荣说莎草纸从埃及进口很贵。但他显然首先忽略了一点,亚里士多德家很有钱,不然他哪有时间做学问?何况他做学问也能赚钱,也有金主支持他。中国古代圣贤就有金主支持,西方圣贤自然也是这样的道理。
其次,据知名纸草学家、曾担任大英图书馆手稿保管员的T. C.斯基特的推算,单张莎草纸的价格相当于现在的90美分。这样的价格对于有钱人就不叫贵了。
至于羊皮纸,当时技术不成熟,使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金灿荣说的两点,还是有问题的。
金灿荣说只能用小羊做,这是信了谣言,实际上并非只能用小羊做,山羊、绵羊、小牛皮都能做,甚至其他动物也能做,“羊皮纸”只是个习惯性名称而已。
金灿荣说,“有专家分析”附近地方100年的羊都不够,我很想知道是哪个专家说的,可惜金灿荣没说专家名字,这就有胡扯淡的嫌疑,而且大概率这个专家就是金灿荣自己。
西方人用的不是毛笔,估测一下,一张羊皮3000字能写吧?300万字1000头羊,多不多?翻倍2000头算多吗?再翻倍4000头算多吗?100年,哪个专家怎么算的?

金灿荣拿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相比,是可笑的,因为没有可比性。中国没有莎草纸,中国人不知道用羊皮纸,中国人用竹木简,用毛笔,就必然尽量简洁化,而且古代文言文,本就简练。这怎么能与西方比呢?
总之,金灿荣说的根本经不起推敲,完全是信口开河。没看过西方13世纪以前的所有文献,他居然说西方13世纪以前的文献里没有亚里士多德,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
转自头条读鬼笔记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