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清末民初那会管民间中医就叫游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师承无名、自学成才,充满江湖味道

游医在古代地位低到已经成为了一种糊口的营生,清末有所谓的“江湖八大门”,即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而游医就属于皮行,因为古代中医的老祖宗是扁鹊,所以皮门拜祖先的时候也一样供奉扁鹊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古时候老百姓生病是看不起医生的

通常情况下谁要是害病了,一般头痛脑热的冲碗姜糖水吨吨吨喝将下去,躺到床上用厚被子捂它一宿发一身汗,第二天起来说不定也就没啥事儿了

更穷的人家连碗姜糖水都喝不起,如果是家里女人、老人或者孩子,那就躺床上听天由命,省下钱来买副好点儿的棺材板儿也总比丢给医生强,这就是那个年代穷人的思路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民国底层百姓家里的女人

可如果是家里的壮劳力病倒了不诊病怕是连命都保不住,这就用的着游医了

那你问了,这请游医不一样要花钱?

如果你这么问,就证明你根本没搞清楚为什么游医在古代会归类为“皮门”

从本质上看,游医与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郞、篾匠、箍匠之类手艺人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居无定所,都是到处游走,都是做了事拿了钱走人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各自有各自赖以吃饭的货品或手艺,至于货品医术有几分真几分假,就又另当别论了

货郎卖货会说一句不好吃不要钱,游医也是这一套——治不好不要钱

但它有一万种方法让你掏钱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民国街头的游医

例如游医有所谓的“测字治病”,这就是源自早先年“麻衣相法”那套的骗术

医生会让你写个字,例如你写了个“树”,就会告诉你这病属于“木病”。按照中医五行相克理论金克木,所以你找几个金子搁我这三天,三天之后你的病就好了,然后我再把金子还你

家里媳妇儿婆婆着急啊,想着男人病好不了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就赶紧把以前随嫁妆带过来的金戒指小心翼翼捧给游医,静等三天后男人病愈

傻子都知道别说三天,三年那男人也好不了,这游医生早拿着你的金戒指“扯呼”了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民国时期妇女找街头游医生看病

游医里还有一类骗子是专门卖药的

那年头的中药分丸、散、膏、丹四大门类,其中膏药成本最低,所以也最受游医青睐

那年头可没有食药监局,所以游医的膏药从来没有固定配方,治的病也五花八门

男人摔伤了怎么办?贴膏药

小媳妇月事肚子疼怎么办?贴膏药

小孩子羊癫疯撒癔症了怎么办?贴膏药

老头发火一口气没上来背过气去了怎能办?还是贴膏药

到了民国那会贴膏药甚至成了一种风尚,一些老妈子或者街溜子会跟街头游医买一种叫朱砂膏的膏药,放暖和的地方晒一下,折成四边形或者三角形,贴在太阳穴上人会觉得特舒爽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左边的妇女太阳穴上就贴着膏药

而感受到凉爽也不是因为膏药的药用效果,这其实是朱砂这种总金属的导热性较好的缘故,贴多了还容易引起皮肤溃烂和重金属中毒

那你说游医如何证明自己的膏药有奇效呢?

皮门嘛,核心就在于“话术”和“招数”

例如游医为了证明自己的膏药有活血化瘀之奇效,一般会当着众人的面当场拿出一叠膏药,请现场围观者之一从中取出一张来,环绕四周给众人看有没有作假

游医自己再摸出一块瓷片放在膏药中间合上,然后放在火上烘烤片刻,接着再把膏药摊开在案板上向众人展示,只见膏药里的瓷片竟然碎裂了

游医这时候又吹开了:我说了这膏药真的有活血化瘀奇效吧?你看看连瓷片都能都化了,化起积痞淤血来还不是小菜一碟么?

然后就是人群蜂拥而上的抢着买,回家贴屁股贴脑门儿去了

其实那瓷片根本不是什么瓷,而是药铺里卖的海螵蛸,俗称墨鱼骨。这种东西轻轻用手一捏就碎,包膏药的时候游医手里稍微使点儿暗劲儿,被火再一烘的龟裂,自然就“和血化瘀”了

所以卖膏药是清末民初游医巨赚钱的行当,当然也最坑人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被大户人家请上门看病

这是满大街窜的游医,可还有一些属于“定点执业”的游医,这个就很讲究了

“定点执业”的游医可分为“摆四平“和“推包”两类

“摆四平”就是在街头摆摊设点儿,支个番儿上书“妙手回春、扁鹊再世”,一般还要当街当众用铁锉子锉药粉,名曰”使捻子”;或是在地摊上摆一堆几十种稀奇古怪的药瓶,名曰“占谷”

“摆四平”游医一般看病不要钱,他们是靠销售“秘方”

病人来了先不管他能不能看会不会看,一定要装模做样切个脉看个舌苔。然后给你忽悠一个病名说“命不久矣,今天幸好遇到洒家有仙药良方,二两银子拿走救命去吧”

“推包”游医则是没有固定位置摆摊儿,主要是走到哪儿看人多就蹲你下现场支摊儿,主打一个“坐游结合”

他和“摆四平”一样,也是看病不要钱指着卖他那些假药。但“推包”游医最大的不同,是主打一个“人民病啥我治啥”的传统

例如走到码头看着码头工人多,这就蹲下来支摊儿主卖金疮药和中医正骨

例如看到八大胡同这两天生意好,就跑胡同口蹲下来支摊儿主治黄梅大疮和卖虎骨壮阳膏

不过所有游医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赚够钱了能开个属于自己的药铺结束这飘无定所的日子

一旦有了自己的药铺那身份立马就不一样了,必须得给自己重新打造一套“御医后人”或者“中医世家”的精彩人设。并将自己“发达”的原因归于自己因“中医世家”出身所以拥有“妙手回春”之特技,故深得群众喜爱慷慨相助……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有自己药铺,可以现场看病抓药的中医

《大宅门》里的白家祖上就是跑江湖的皮门游医,混到第四代才成就了后来的百草厅百家老号

游医这种东西直到民国还有

当年国联卫生部长拉西曼受邀访问中国

这位医学博士到了南京,看到街头上有人“测字治病”的、有卖大力丸拔牙的,就问陪同的民国卫生部长笃弼这些人在干什么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清末街头拔牙的游医

薛笃弼也是一实诚人,他把中国游医那套一五一十的跟拉西曼解释了个底儿掉,把人拉西曼说的一愣一愣的

得知详情的拉西曼满脑袋黑线,当时就建议民国政府要建立官办的管理医生医院的机构(类似卫健委),这也间接推动了后来的“民国废止中医案”

为什么民间中医普遍比执业中医强?看深水哥解说
本文转自B乎:阅读原文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