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中医粉只喜欢做口舌之争,他们是不研究中医的。这种涉及中医历史、文化、学术的问题,你得问我这个中医黑

历史上唯一一个沉下心来研究中药麻醉的人并非是什么中国人,而是19世纪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华冈青洲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华冈青洲

华冈青洲是目前唯一一个我们已知且确信的,通过中药麻醉手段实现西医外科手术的人

而且华冈青洲所使用的中药麻醉药方,正是他通过多本中医古籍然后不断临床实践,最终得到的被确认为——有效,请注意我这里写的是“确认有效”的,中药麻醉剂

诸如什么中国古代华佗的麻沸散、扁鹊的睡圣散、危亦林的乳香酒,那些玩意儿你听听即可,半开玩笑半臆想的玩意儿,拿来给中医的博大精深装点下门面还可以

真要在今天做学术研究,你有且必须要研究的一个人,还就是这个华冈青洲

废话说了这么多,那么华冈青洲到底用了什么中药麻醉呢?

1805年10月13日,华冈青洲根据《扁鹊心书》和《世医得效方》里的些许记载,使用曼陀罗花、火麻仁和火麻花(大麻的种子和花朵)磨成的粉末,成功的为一名乳腺癌患者实施了全身麻醉下的乳腺癌切除术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曼陀罗花

中医粉也许会抬杠:

“诸如中药麻醉手术的记载我们的中医古籍里数不胜数,为何华冈青洲这么重要?甚至赛过扁鹊华佗?”

答案就是——人华冈青洲的麻醉手术一直在重复验证

你去看华佗案例,就《三国志》里一个“断肠湔洗”,就是华佗给人开膛破肚洗肠子,用的麻醉药就是麻沸散,然后就失传了

你再去看扁鹊的睡圣散,这根本就不是扁鹊写的房子,而是宋代的那个窦材写了本《扁鹊心书》,然后在书里面写了一个“火麻花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即昏睡”

但窦材有没有验证过这个方子?有没有可靠的临床外科手术做支撑?是否有足够多的案例?

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白,我们对中药麻醉的记载无论是华佗还是扁鹊,都是单凭一两个故事甚至是传说(你像“断肠湔洗”这种东西完全就是扯淡),就认定了中药麻醉手术的事实

而华冈青洲不同,这哥们儿在做完那个乳腺癌的手术后,又先后做了阴道闭锁、截肢、唇裂修补等各种外科手术,而且使用就是他考证出来的中药麻醉剂

说白了,华冈青洲从来就不笃信所谓的中医经典,他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来反复验证所谓,最终才得到了在临床上真正有效的中药麻醉剂

所以曼陀罗花、火麻仁、火麻花这三味药,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被明确认定有全身麻醉效果的药物。当然其麻醉效果的背后肯定不是什么中药理论

曼陀罗花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等生物碱,这是一种可以扰乱神经系统功能的毒素。吃多了会导致人中毒出现幻觉、嗜睡等症状

而大麻就更别说了,说多了文章都得被毙掉

所以当年被《扁鹊心书》和《世医得效方》所记载的神奇的中药麻醉剂的主要疗效,其实还是源于西药的药理,和中药理论没有一毛钱关系

你要不信可以去百度一下阿托品,这是典型的西药麻醉药,你看看它和曼陀罗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阿托品

那中医粉可能会继续抬杠:

“华冈青洲那也是中医啊,这不依然说明中医的传承很重要,是精华”

可问题是……

华冈青洲并不是单纯的中医

这里涉及到日本中医的一些发展史,简单来说就是到了18世纪初,西医开始以宗教的形式进入日本,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西医流派——兰学(因为最早进入日本的是荷兰传教士医生)

到了19世纪初,兰学已经和日本当地的中医融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医学学派,这就是著名的——折衷派

你可以理解为日本版的“中西医结合”

“折衷派”的核心理念就一个——兰方密于理,汉方精于法

“折衷派”认为西方的解剖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知识更能精准的描绘人体,所以在认知层面他们很快的抛弃了中医的藏象、四气五味等,转而开始系统的学习西医解剖学和药理学

而华冈青洲就是19世纪最著名的“折衷派”代表人物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所以在考据中药麻醉这件事上,华冈青洲采取的从中医古籍里考据+临床验证的方法

是不是有些眼熟?没错,屠呦呦先生当年发明青蒿素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只不过她考据的是《肘后备急方》,而华冈青洲考据的是《世医得效方》

说白了,华冈青洲和屠呦呦做的是一件事——废医验药

所以华冈青洲在日本历史上号称“英才豪胆”,日本还拍摄过他和他老婆怎么腻歪的电影

请注意,这可是正经电影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当然后世也有很多中医“发明”了麻醉药

例如明代著名中医王肯堂在《医宗金鉴》里的外伤用麻药,主要成分是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磨成粉末后用酒敷在外伤处,然后就是“任割不痛”

还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里治疗肠子脱出体外的麻药,主要成分是鸡血。用法是将鸡血抹在外露的肠子上,作用是“令其气泄”,然后“即推内之”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这种所谓的麻药要能有效就见了鬼了


所以中医中药并不神奇,更不神秘,它就是古人在缺少足够认知手段的情况下,对于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做出的一种粗糙的因果联系,然后再强行将这种因果联系与中医理论进行缝合

所以逻辑上可以做到自洽,中医称之为博大精深

但在事实上却是漏洞百出,我们称之为荒腔走板


资料来源:

在中国医学界研究的中药麻醉,其组方成分是哪些中药,中药麻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本文转自B乎:阅读原文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