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自从偷税漏税的事情曝光之后,司马南已经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但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曾经风头无两的头号时政大V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肯定不单单是犯了一件事。

近日,法院就再一次强制执行,要求司马南针对此前污蔑南开大学教授的行为进行公开道歉。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对于早已经劣迹斑斑的司马南来说,多这么一件事不算多,少了这么一件事也不算少。

可对于曾关注他的粉丝朋友,以及遭到过其不当言行伤害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再一次将司马南的真面目无情地揭露。

原来在道貌岸然伪君子外表之下,隐藏的是这么一个“真小人”的形象。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1、不惧权威的发言者

自司马南成名以来,他最喜欢干的就是向“权威”开战。

在上世纪末气功热的时候,司马南就曾通过科学的方式向所谓的气功大师宣战,辟谣气功是伪科学。

这一壮举的确为他积攒了不少热度,可是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些老一辈的公知明显后劲不足了,此前积攒的热度也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不过司马南显然是适应了时代的那一个,他很快就转战短视频赛道,通过针砭时事的方式积累了大量粉丝。

虽然现在司马南的视频质量看起来泯然众人,但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人连专业的拍摄设备都没有,司马南的视频质量就显得相当高。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而真正让司马南火起来的,还是和当年辟谣气功一样,靠着向“权威”宣战来积累热度。

在联想风头正盛的几年,司马南站出来公然叫板联想,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逆行孤勇者”的形象。

莫言新书《晚熟的人》发表,他又站出来指责莫言的书污名化中国,把自己打造成了为国请命,为民申冤的义士形象。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包括现在要求司马南道歉的南开大学教授也曾是司马南对抗的“权威”之一。

司马南曾经犀利地点评南开大学教授和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全然不顾消息的真伪,对其名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2、意见的搬运工

不同于大多数人是从偷税漏税这件事开始反感司马南的,其实在此之前,他的视频内容就已经饱受诟病了。

因为司马南作为一个“意见型博主”并没有真正产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在不断搬运大众的意见。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过“意见领袖”的概念,认为这些意见领袖因为足够的权威性,可以让大多数人信服其观点。

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大多数的意见型博主都是适用的。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可在司马南身上,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并不会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是在大多数网民已经有大方向后,选择大众的观点。

这个时候,作为意见领袖的司马南就不再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权威性来影响了,而是复述自己粉丝的意见,从而强化粉丝的认知。

这件事在南开教授身上就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大众信服的意见领袖,司马南不去调查事情的真相,而是一味地迎合“众意”,从而达到为自己吸引粉丝的效果。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而事实也证明,大多数人盲目相信的事情未必就是正确的,不过好在司马南在这时候总是会悄悄地离场,尽可能不去涉及事态的后续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司马南的大多数视频都没有产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只是大众舆论的搬运工。

可这种搬运的方式偏偏就骗到了一部分人,让大众觉得司马南是一个能说到自己心坎里的好人。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3、所有公知的前车之鉴

作为曾经最为成功的公知,也是如今下场最为凄惨的公知,司马南的经历可以说给所有公知都敲响了一个警钟。

作为引导大众意见的人,自己一定要在对事情有清楚的认知后再做评判。

否则大众听取了错误的信息,只会作出更加错误的判断,这根本就起不到一个公知应尽的责任。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最近几年,公知群体的污名化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了,从启蒙运动时期的褒义词到今天的贬义词,公知群体的“自甘堕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是公知们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致让大众根本难以信服。

就比如司马南嘴上说着美国不好,希望大家都能留在中国建设祖国,可自己却在美国买房子,还把孩子都送到了美国上学。

这样的行为还能让他说的话有任何说服力吗?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另一方面,公知群体陷入了“媚众”和“反众”的误区之中。

要么是想要跟司马南一样,公众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能够让大多数粉丝满意赚到流量就行,全然不顾自己所说言论的真假。

要么就跟另一部分总和大众唱反调的公知一样,遇到事情总能精准地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好像这样能显得自己多么超然脱俗。

但实际上,真正的公知从来不应该被大众的意见所左右,抒发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给公众更多角度的思考,才是一个公知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结语

作为“老一辈”公知里面混得最成功的一个,司马南的故事可以说非常有警示意义。

首先,他踩到了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触碰的法律红线,这一点无论他是什么身份,只要越雷池半步,就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其次,他作为一个“意见领袖”,并不能拨乱反正,去产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一味地“媚众”,跟随着“众意”的想法,人们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

最后,他整个人的知行不一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是让他的人设彻底跌得粉碎。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公知本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哲学家罗素和科学家爱因斯坦都曾以公知自居。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公知却逐渐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这背后的原因很难不让人深思。

究其原因,国内的许多“公知”都不是真正的公知,而是为了赚钱和牟利,片面迎合大众观点,最后必然会给自己埋下雷,不仅坏了自己的前途,也辱了公知的名声。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部分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司马南未向南开大学教师致歉被公告,其已因该案被执行2万余元

网友吐槽:司马南,终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也给所有公知提了醒

转自头条号娱叔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