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1895年2月,在威海卫被围困后,有部分北洋海军的后勤人员临战脱逃,随后被被日本军队俘虏

日本人惊奇的发现,这些逃兵里竟然还夹杂着几名中医

当时威海卫里已经塞满了伤病,医生不抢救伤员却临阵脱逃,这着实比逃兵还可恶。于是日本人就准备按照逃兵的政策对待这些逃跑的中医

结果这群中医竟大言不惭的告诉日本人,意思是我中医是文职人员,不受军队节制,所以战前逃跑算不得逃兵

后来威海卫被日本攻下后,日本人竟然发现留在基地里照顾伤兵的全部都是外国的洋医生,随后将中医与之对比怒骂到:

“洋员院长,反而服务至最后,(中医)相形之下殊为可耻”

这还只是战场一线的情况,大后方的中医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也实在是丢人

当时淮军和北洋海军在战场大后方的医院是天津总医院,几乎所有能从战场上撤下来的、还没死的伤兵最终都会被送到这里救治

所以这间医院里在战事非常的繁忙,它肩负着整个甲午战争的中方战场的医疗后勤补给任务

但听闻日本人将军医等同于士兵的消息后,医院里原本招募的中医竟然开始陆续辞职,怕被日本人查到自己曾经供职于军队医院,被秋后算账

到了1895年3月份,此时中国军队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大量伤兵不断的从前线送回来。而此时偌大的天津总医院里的中医竟然跑的一个不剩,只剩下一名叫伊尔文的英国医生,他一个人要照顾超过200名伤兵

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受伤的中国士兵

因为可靠的医生奇缺,清廷不得已开始从外地招募有经验的西医:

“沪港如有西医肯赴前敌医治枪炮伤者,请速议薪水章程。如有帮手,亦须定募”

于是大量有外科、急救经验的西医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军队的医疗体系(此前只招募中医充当军医)

这些西医只有部分是响应政府招募,大部分是以志愿者的身份,不收一分钱义务来医院救助伤兵的

到1895年底,这时候甲午战争中国已经大败,《马关条约》也签订了,整个中国陷入历史谷底

但就在这个时候,当时的清廷也没忘了这些自愿来到战场的西医

当时的直隶总督王文韶在12月3日奏请朝廷,授予法国医官司里巴、德博施二等第三宝星,美国医官阿布德、英国医官伊尔文三等第二宝星,感谢这些在战争期间志愿来战场的西医

仅此一次,在中国受到表彰的西医就达到20余人,中医则没有任何一人获得嘉奖

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军医正在为伤病手术

当时志愿来战场医院的还有很多西医女护士,中国军人从没见过西方女护士,很多人宁可平静而又坚决的去死,也不好意思接受她们的护理

当时有媒体报道:

“倘以华人而言,则军中有妇人,兵气恐不扬耳”

西医在甲午战争期间的表现,也让很多中国人转变了对外国人的仇视态度,转而对其有了好感

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戚其章编撰的《甲午战争史》中写道,就有这样的文字记录:

“他们(西医)的工作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受到传教士医治的中国伤兵,很多康复的伤号自动参加中国教堂的礼拜,几个月后他们中的几个接受了洗礼”

而这些经过现代医学洗礼过后的中国人,当然也就对中医再也没了信任的勇气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中医为什么越来越衰败?

之前的文章我们说了很多战场上中医的临床表现很拉跨,这次我又补充了他们在医德方面的不称职

两相齐下,中医算是彻底败掉了自己在国人心目中的口碑和信赖

所以还是那句话,中医如今的命运怨不得任何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今的处境是中医在来时路上一路透支自己信誉和口碑的必然结果

还是那句话,医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临床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如果你没能力又没效率,哪怕尽点儿心也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视救死扶伤为一种“营生”的中医,就连这最后的一点点“德”都失了去,就不怪西医的打压、怪资本的打压、怪民众的不理解……

就该问一句话,在过去2000年里自己在医技和医德方面,怎么就越来越拉跨了


资料来源:

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中医为什么感觉越来越衰败呢?看深水哥讲故事!
本文转自B乎:阅读原文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