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百药之长”——这句古老宣言,曾让无数药酒披上“万能灵药”的金袍。腰腿疼痛?药酒擦之!气血两虚?药酒饮之!仿佛那琥珀色液体中,封印着能解千毒的万能密钥。
然而科学视角下,此说漏洞百出。酒精本身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损害无可辩驳。所谓药酒“功效”,若真有,其有效成分浓度也常被酒精稀释至聊胜于无。更讽刺者,某些药酒宣称能“护肝解酒”,却让肝脏在酒精与复杂草药代谢的双重夹击下雪上加霜。当酒精披上药袍,毒性便摇身一变成了疗效的幌子。
更令人忧心者,是“药酒无害论”催生的滥用。有人将每日痛饮美其名曰“活血养生”,却不知酒精依赖的深渊正悄然逼近。当酒精依赖套上“传统智慧”的华服,健康危机便被包装成养生仪式。
药酒文化折射的,恰是传统医学现代化之痛:部分理论模糊难证,部分经验与危害交织难分。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既有明珠亦有砂砾,而科学正是那不可或缺的筛网。若将含明确毒性的酒精奉为“百药之长”,甚至默许其对健康的慢性侵蚀,这无异于对中医真正精华的背离。
中医的未来,是废医验药。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