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苏超改名”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说什么”江苏健康文化旅游皮球城市联赛”,搞得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信以为真,纷纷吐槽足协又在搞事情。作为一个关注中国足球多年的普通球迷,我只想说:这届足协的操作,真的太魔幻了!
一、”苏超改名”?先搞清楚这是个啥
首先,得澄清一个事实:所谓的”苏超改名”根本就是个网络段子!这几天,部分自媒体开始编造”苏超已改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的谣言,并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蔓延。[[7]]
要知道,真正的”苏超”指的是苏格兰超级联赛(Scottish Premiership),跟咱们中国足协八竿子打不着。但有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硬是把”苏超”和中国足协扯上关系,编出各种离谱的改名方案,比如”皮球联赛”之类的,简直是在侮辱球迷的智商。
二、足协真干的那些”魔幻”事:中性名政策的前世今生
说到改名,中国足协还真干过一件让球迷集体懵圈的事——强制推行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
2020年底,中国足协公布了《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宣告中性名政策的彻底执行。[[8]] 简单说,就是要求所有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必须去掉企业名称,改用”中性名”。
于是,我们看到了山东鲁能变成了”山东泰山”,广州恒大变成了”广州队”,北京国安差点变成”北京国泰民安”(幸好没通过),江苏苏宁直接解散…球迷们的心,碎了一地。
更离谱的是,当时中国足协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俱乐部名称不得含有俱乐部企业名称。[[1]] 也就是说,无论你俱乐部历史多悠久,品牌价值多高,说改就得改,没有商量余地。
三、2024新规:足协终于”开窍”了?
好在,经过几年的”魔幻”操作后,中国足协似乎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2024年1月3日,中国足协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2]]
新规明确规定:俱乐部名称坚持非企业化(中性名),但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3]] 也就是说,俱乐部可以保留”山东泰山”这样的中性名,但一线队、梯队可以寻求商业冠名。
这个政策调整,某种程度上算是对之前”一刀切”政策的修正。毕竟,当初强制中性名,导致很多俱乐部品牌价值暴跌,商业收入锐减,有些甚至因此解散。现在允许冠名,至少让俱乐部有了更多活下去的可能。
四、足协的”神操作”:为什么球迷这么愤怒?
其实,球迷愤怒的从来不是改名本身,而是足协决策过程中的”拍脑袋”和”朝令夕改”。
想当年,足协说要搞中性名,理由是”与国际接轨”、”打造百年俱乐部”。结果呢?很多俱乐部历史被强行切断,球迷情感纽带被粗暴撕裂。山东鲁能球迷至今还在为”鲁能”二字的消失而心痛。
更讽刺的是,当初足协说”现存俱乐部名称如果从中超元年开始使用,即可被视为中性化”,结果还是”一刀切”。[[1]] 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让谁还敢相信足协的承诺?
现在又说可以冠名了,看似是”开窍”,但问题是:之前解散的俱乐部能复活吗?被切断的历史能重连吗?球迷流失的情感能挽回吗?
五、结语:中国足球,需要的是尊重,不是”魔幻”政策
作为一个普通球迷,我真心希望中国足协能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少搞些”拍脑袋”决策。足球不是政绩工程,不是用来刷存在感的工具。它属于球迷,属于球员,属于这片绿茵场上的每一滴汗水。
与其整天琢磨怎么给联赛改个”高大上”的名字,不如踏踏实实做好青训,完善联赛制度,尊重市场规律。毕竟,球迷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名称,而是一支能让我们骄傲的球队,一场看得热血沸腾的比赛。
最后,奉劝那些为了流量编造”苏超改名”谣言的自媒体:中国足球已经够难了,别再把它当”流量密码”了。[[7]] 真正的球迷,不需要这些低级段子来解闷。
© 2024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
转载请保留出处并附上原文链接:https://www.rei3.com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