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影暑期档进入最激烈的“肉搏厮杀”阶段。姜文导演的#《你行!你上!》# 于7月18日(上周五)正式参战。如今,公映一周,影片累计票房仅8000万元,单日票房更是只剩下300多万元,滑落至单日票房榜第8名。本周五,随着又一轮新片入局,《你行!你上!》也将正式从暑期档的竞争中“出局”。
猫眼专业版平台对影片最终票房的最新预测为1.05亿元,对于这个数字,小编没有异议。
![]()
|
![]()
|
其实,《你行!你上!》票房表现不佳,早在影片上映首日,小编就已经注意到了。上周五,在《长安的荔枝》与《罗小黑战记2》难分难解的冠军争夺战中,《你行!你上!》以不足1800万元的单日票房,沦为战场上的配角。不过,小编当时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这几年的暑期档电影经常展现出异乎寻常顽强的长尾效应。《你行!你上!》纵然开画疲软,但最终票房续航到2亿+、乃至接近3亿,也未可知。
然而,事实证明,是小编乐观了。
可能有人会问,《你行!你上!》最终票房1.1亿也好,2亿+也好,反正都是扑街,区别有那么大吗?
还真有。
根据一些公开的媒体报道,《你行!你上!》制作成本达到了2.8亿元…..看到这个数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会是:

好嘛,现在部分国产电影的成本,当真是高(搞)得超脱地心引力了。该片的真实制作成本,当然不会有这么高,不过以小编的经验来看,1亿+是少不了的。毕竟,把姜文、马丽、葛优、于和伟、雷佳音、胡歌、甄子丹……这么些大咖弄到一个组里,片酬加上剧组日常的花销,以及场地、道具、器材等等,1亿,真的不能再少了,更何况姜文本尊还是个花起钱来格外任性的主。
然后,不要忘了,影片打的还是暑期档。以影片这个卡司阵容,及其票房诉求来说,匹配3000万元的宣发预算,那都是最少最少了。
而国产电影,最终片方所得,约为分账票房的37%。那么,简单算一笔账,就该知道了。
2亿+票房,尚且可以让影片的出品方拿回一定的投资底款,颜面尚存。
但1亿票房,最多也就是回收个宣发费。换句话说,这一场,姜文和他的团队——或者大胆点说,姜文本人——基本是亏得“底裤都不剩”了。

至此,我们可以宣告,《你行!你上!》成为了2025暑期档既《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和《人生会议》之后,国产片阵营又一个“血崩”的主力选手。票房比它更低的电影,当然有,而且有很多,但那些影片,本来也没有被给予多高的票房期望不是。
如果对比同期竞品的票房表现,事情会显得更加难堪。
同样是上映第7天:《长安的荔枝》累计票房3.2亿元,单日票房保持在近3000万,预测最终票房7亿元+;《罗小黑战记2》累计票房1.57亿元,单日票房保持在1500万,预测最终票房4亿元。此外,无论点映中的《南京照相馆》和《戏台》,还是入市2周的《聊斋:兰若寺》,甚至上映了近一个月的《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票房都在“蒸蒸日上”,唯独《你行!你上!》……
《你行!你上!》崩盘,那肯定是因为它的真实口碑不行。这一点,并没有太多值得复盘的地方,随便翻几篇差评,大部分人心里也就有谱了。总之,观众进场前所预期的是一部郎朗传记电影,结果不仅没有感受到钢琴曲的优美,反而被“甲亢式”叙事与表演所累到了。
小编说了这么多,将已经扑街的电影拉出来,狠狠批判一番,不是目的。其实,小编真正想要复盘的问题是,坐拥无数粉丝的姜文,暌违数年,终于推出了一部新作,然后,票房却如此拉胯,到底是因为什么?
首先,姜文无疑是有很多粉丝的——小编愿称之为“姜丝”。你可能会说,你所谓的“姜丝”,怕都是一些60后、70后、80后,年龄最小也是90后早期,这些“老人”,早就不是今天电影院的主流观众了。
你说得可能有道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姜文的《让子弹飞》在B站,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全站观看量在2022年便已破亿(最新数据是1.8亿),遥遥领先其他、所有、一切电影。同样神的是,该片在B站高达9.9分的评分。
刨除重复观看因素,凑个大数,说B站有1亿人观看过《让子弹飞》,或许有高估,但绝不会高估太多。而且,他们几乎都认可影片的“神作”地位。进而,B站由此还诞生了“让学”——这是网友热衷于玩《让子弹飞》的梗,玩到极致,所形成的一门不大不小的网络“显学”。
正因为此,在《你行!你上!》上映的前几天,姜文高调入驻B站,开设账号,并且特意与B站影视区头部UP主“小片片说大片”共创了一期视频播客,亲自讲“让学”。这无疑是影片在宣发上最为重磅的动作之一。
你总不能说,B站的“1亿姜丝”都是“老人吧”?肯定不能。况且,“30岁+人群不再去电影院”,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伪命题。咱就不说,B站之外,“姜丝”的数量,肯定也不在少数。
1亿出头的综合票房,大概也就30万影院人次。这么一算,由“姜丝”到购票观众,这转化率,着实是有点太低。
小编无意,也不敢指责“姜丝”纷纷不购票。说到底,粉丝粉的是作品,不是作者,不是导演。更何况,姜文他不是爱豆、不是流量明星,他是一个风格独特、作者印记强烈的电影创作者。
回到电影。《你行!你上!》差归差,但你要说它烂到“人神共愤”,那肯定也远远没有。豆瓣评分6.7分,意味着,以品质而论,《你行!你上!》要好于市场上的大部分国产片。

戏里戏外,姜文最喜欢说的,同时也是他具标志性的一句话是,“站着把钱挣了”。然而,现实却是,除了《让子弹飞》之外,他每部电影都“站着把钱亏了”。
所以,与其复盘《你行!你上!》为何惨败,不如跳出时间轴外,探究《让子弹飞》后,姜文的电影怎么就越来越卖不动票了。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没有“高见”,只想分享一点点粗浅的感受。
作者型导演最是容易“放飞自我”,而姜文的近几部作品显然都落入了这个窠臼。放在过去,他的风格被称作“自嗨”,如今换个时髦的说法,或许得叫“抽象”。是的,同样是“抽象”,《一步之遥》难看到爆,后面2018年上映的《邪不压正》还有5.8亿票房,而到了2025年的《你行!你上!》,只能够勉强1亿,观众流失率超八成。
观众看电影,是为了自己感到爽,而不是尬坐在那里,看导演、主演在爽。

比起前“让子弹飞”的高光时代,姜文变了,变得愈发让观众难以忍受了,而观众也变了——或许变得比姜文还要更多。十几年过去,舆论生态早已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嗅出了姜文电影中,那抑制不住的老登味道。于是,他们与姜文的电影世界,渐行渐远。而这,比起单部电影的票房失利,或许才是姜文本人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评论区的你,以为呢?
转自头条号慢慢谈电影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