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年头,连中科院院士都有人敢冒充。
最近一个叫做“阮少平”的假院士彻底翻车了。
他之前一直顶着院士头衔,在全国各地招摇撞骗,甚至还曾经被某大学聘请为院长。
结果媒体一查,中科院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再一看,那些曾经热情接待他的学校和企业,全都第一时间删帖做切割。
看来这场闹剧的背后,还有不少的猫腻。

假院士的“镀金”生意
要说阮少平 唯一一个有点那就是胆子大。
看看他的身份就知道了,“院士”也只是其中一个头衔而已。
其余的加油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非典时期小汤山医院政委、新冠疫情火神山医院政委,荣立特等功 1 次、一等功 5 次……
这些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足够唬人,更别说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但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琢磨,如果他真的这么厉害,怎么央视新闻从来没报道过他,人民日报也没写过他,反而是在人们口口相传中听说的他呢?
更讽刺的是,院士都是透明公开的,只要去对应的官方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知道有没有这个人,可是就是这么容易被查出来的事儿,却还是让阮少平招摇撞骗了十年。

凭借这些头衔,阮少平没少捞金。不少学校都邀请他这个“院士”去学校讲座,一次讲座费用不便宜。
而学校不仅热情接待,还在公众号发文吹捧。说他是什么阮顺堂的开创人,什么古法针灸传承人。
比如,2024 年 9 月,广东惠州罗浮山泰学学校甚至聘请他为 “天地人课程导师”,称其将 “带领中国顶尖科技教授为学校赋能”。
阮少平不光混迹各中小学,高校同样也能进出自如,还能受邀参加什么学术交流,甚至受聘成院长!

企业更是别提,有些企业需要专业背书,特地请来阮少平给自家产品站台,只要阮院士说它好,这广告费宣传费代言费都少不了。
阮少平利用假身份在社会各界层层捞金,但他的真正目的却只有一个——给自己的产业牟利。

商业布局内幕流出
据天眼查,阮少平先后涉足 4 家企业,其中深圳市阮顺堂酒业有限公司和北京阮顺堂中医院是核心。
这些企业都打着 “中医养生” 旗号,高价售卖产品。

在 2025 年 6 月的一场酒企发布会上,阮少平宣称其代言的 “阮顺堂酒” 具有养生功效,当场促成多家企业签约 “一带一路” 出海合作,捞金无数。
而他的中药生意更是暴利,爆料人称其一副药收费 7000-10000 元,还以 “拜师费” 名义收取每人 3300 元。

阮少平的骗局能持续十年,暴露了什么问题?
首先是社会对 “权威头衔” 的盲目崇拜。学校、医院、企业往往只看头衔不核实身份,甚至主动为其宣传造势。
其次是背调机制的缺失。中科院院士名单是公开可查的,但几乎没有机构主动去核实。

随着事件曝光,多家涉事机构紧急切割。
“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 发布声明解除阮少平职务,称 “此前并不知情”。博罗县中医医院和罗浮山泰学学校已报警,警方正在调查。

法律专家指出,阮少平的行为已涉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 266 条,其虚构身份骗取课酬、代言费等财物,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同时,企业明知其身份虚假仍宣传,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
更严重的是,阮少平的行为损害了公众对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任。正如网络评论指出:“一个假院士的横行,暴露的是整个社会对权威的病态崇拜和监管体系的漏洞。”
真正的权威不需要靠堆砌头衔来证明,而骗子恰恰需要用虚假光环掩盖心虚。

目前,阮少平已人间蒸发,其关联企业总部人去楼空。这场骗局终将落幕,但留给社会的思考远未结束。
当 “专家”“大师” 满天飞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让骗子无处遁形。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遇到 “大人物” 一定要多留个心眼,登录官网核实身份。
毕竟,几分钟的查证就能避免十年的骗局。

参考信息:

转自头条智史通鉴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暂无评论内容